1967年1月30日,看守人员发现,已经被单独关押半个月的原山西省委书记卫恒毫无生气地倒在地板上。时年52岁的卫恒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山西政界,卫恒是出了名的重视学习和调查研究的好领导。他自杀的消息一经披露,在省内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是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位资历深厚的革命功臣放弃生命呢?
卫恒
投笔从戎,实事求是
1915年,卫恒(原名魏来玉)出生于山西省陵川县的一户王姓人家。因为家贫,卫恒从小就被过继给了养父魏某。卫恒上小学的时候,养父迷上抽大烟和赌博,败光了家产。正当卫恒面临辍学危机之时,他的亲生父亲和哥哥伸出了援手,资助他完成学业。
为了节省开销,卫恒考取了免收学费的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到乡下当起了小学老师。二十几岁的卫恒,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希望改变家国命运。接触到我党的先进理论之后,卫恒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38年,他放弃教师的工作,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秋天,卫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卫恒被安排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工作。
他先后担任了晋东南农救总会组织部长、太岳区农救总会主席。卫恒深入各地农村,组织农民支援根据地的反“扫荡”和反“清乡”斗争。他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方针,动员青壮年参军入党,扩大我党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
解放战争时期,卫恒被安排在太岳、冀城和运城等地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政权的建设和巩固中,他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卫恒是公认的老实人,他对于实事求是的方针掌握透彻,在实际工作中从来不会想当然,也不会固执己见,而是强调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的矛盾。出身农村,又长期在农村开展工作,让卫恒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农民的需求。
主政一方,含冤离世
建国后,卫恒留在山西省工作,先后担任组织部长,纪检委书记和省长等职务。1965年,他当选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卫恒在山西工作期间,表现出了务实的作风。他重视民生,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大力恢复农业和工业生产。经过卫恒的努力,山西省的国民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作为资深的马克思主义者,卫恒在“大跃进”时期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反对没有事实根据的浮夸行为。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卫恒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减灾、赈灾手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生产复苏。
在卫恒的领导下,山西成为当时少数不需要中央投放支持,并且可以向兄弟省份提供帮助的地区之一。
刘格平
进入特殊历史时期之后,卫恒受到了“无根据”的攻击和迫害。卫恒坚守党员的忠诚和觉悟,顶着压力开展工作,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同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1966年底,山西省内的各级党委机关受时局影响,基本已经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了。受到江青赏识的山西省副省长刘格平专程赴北京向文革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回到山西后,刘格平成立了独立于省委之外的核心小组,自己担任了组长。
1967年1月,在核心小组的策划下,造反派夺取了山西省的实际控制权。卫恒等老同志被当作阻挠革命的“反动分子”,遭到关押。卫恒在被单独关押期间,承受了非人的折磨,最终酿成了卫恒自杀的惨剧。
卫恒离世之后,山西省成立了革委会。在确定革委会具体领导人选的过程中,刘格平和张日清(开国少将,时任山西省军区第二政委)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各自的支持者展开了长时间的武斗,山西省的政治环境破坏严重。
在中央的直接过问下,刘格平和张日清都被剥夺了权力。1979年,中央重新审查了卫恒的问题,确定他被关押属于冤假错案,为他恢复了名誉。1985年,山西省委重新为卫恒彻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