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乡游记

文摘   2024-12-22 16:08   广西  
昨天是冬至,正好赶上周六。两位友人约我去他们农村老家过。

在南方,尤其是两广地区,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重要性,堪比清明与农历新年。


冬至,意味着一年之中,冬天走向了极致,过了冬至,白天将越来越长,阳气慢慢上升,春天也将不远。可谓是“冬至,阳生,春又来”。对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而言,冬至,正是人们未来播种、收获希望的开始。


这个冬至,温暖如春。


我们一早从城市出发,迎着朝阳,一路上,早已收割完的稻田,在阳光的映衬下,金黄而温暖。进入乡间的小路,两侧不时出现成片的甘蔗林,那些没有收割的甘蔗,茂密而高大,我们开车穿行其间,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一片片的柑橘林,一个个金黄的柑橘,让我们有下车摘一个尝尝的冲动。


南方冬天的农村,点缀着果实的收获与喜悦,不像北方那样,一片肃杀与寂寥。


到了友人老家,已近晌午,大院里,已有不少亲朋。友人父辈好几个兄弟姐妹,有的在当地,或公干,或农活,有的在外地,经商闯荡,但每年清明、冬至与过年,大家都会回老家热闹团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上一辈的父母去世后,兄弟之间,几大家子,还能和睦如初,非常难得。


我们在院落的树下,坐定闲聊,吃着炸的河鱼馍馍,外酥里嫩,晒着冬日暖阳,看着天上不时掠过的飞鸟,城市的琐事,忙碌与喧嚣被抛之脑后,静静地享受着乡村的恬静与自由。


用过午饭,我驱车赶往另一位友人老家,两位友人的家,彼此相隔不算太远,不到半小时车程。我们相约下午一起逛逛附近一个名叫“小洞天”的景点。


一路上,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星罗棋布。



小洞天,位于一个叫“不孤村”的村落山洞内宽敞如轩,冬暖夏凉,石壁粗砺,历经岁月的洗礼,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更因古之圣贤曾在此修行,而充满了神秘色彩。 


据传,清光绪年间有一个到南方云游的道士,发现不孤村山环水绕,灵气十足,便隐修于此。该道士心地善良,功夫了得,常给百姓寻药看病,传授养生之道,并建议先祖兴办私塾,先祖创立了鼓岩书院,但学生们不够长进,这位道士便在小洞天给学生做了“破蒙”和“送懒”仪式,说来也怪,学生们学习更自觉了,更长进了,从此以后,不孤村人渐渐地形成了乐耕好读,重教崇学的良好风尚,此后不孤村人才辈出,出了不少学人,被冠予“岭南状元村”的美名。 


我们沿着修凿的石路,蜿蜒而上,深邃而高大的溶洞有如天盖,将我们环绕其中。溶洞之外,天光映现,真是景致天成。无名的枝芽,三三两两,生长在坚硬的溶石之上,不得不慨叹生命之顽强。


于是我口赞一首:


无名枝芽,在岩之上。

拼了性命,生之辉煌。

不为人知,在洞之央。

何须烦恼,性空无常。


在洞天之下,我们歇坐闲聊。


人世的烦恼,大多是我们过多的欲望与纠缠带来的,而欲望与纠缠背后,是无休止的比较。在不孤村,数百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而宁静,这是多少城市人梦寐以求的状态。所以,老子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因为小,因为寡,没有了分别心,也就没了比较心,人心自然会舒适平衡。


只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现代文明在带给我们巨大科技与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让很多人迷失期间。城市文明的火车头,滚滚向前,人们终究无法回到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禅宗讲,做入世事,怀出世心,也许是治愈城市病的可行路径。能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修行。


从小洞天下来,落日渐沉。夕阳,如金黄的大圆盘,映着甘蔗林与稻田,我们在乡间的小路上穿行,一群向西归鸟,在空中掠过,许巍的歌,从车子里飘向窗外。


回到友人家,柴火的饭菜香已淹没整个院落,儿子好奇,在灶台下鼓弄着柴火,这是我们儿时的日常记忆,却成了儿子渴望的点滴。时代的变迁快的像流星。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用过晚饭,我们潜入乡村的夜色,驶向城市的灯火。





真简铺子
一名私募基金经理关于投资、旅行、阅读的有限认知与感受(抖音、微博同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