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阳台吹风,教小儿背诗。
背的是被誉为“苏试绝笔诗”的《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是不是苏试所写,从目前的学术考证看,大概率不是。
无论是苏轼时代的《东坡七集》,还是南宋的《施注苏诗》,乃至后世整理的苏试作品集看,都没有这首《庐山烟雨浙江潮》。直到1894年,日本出了一本书叫《禅林句集》,在这本书当中,才开始出现这首诗,但没有署名。
我想,大概是苏轼与禅结缘的人生经历,让人们乐于将这首禅诗安在他名下。
给儿子讲解完诗的大意后,他叫嚷着打了个比方:是不是像我之前特别想要的一个玩具,没得到之前,特别想要,等有了之后,慢慢觉得也没什么意思了。
看得出来,儿子似乎是有些懂了。
对于这首颇具禅意的诗,文人诗客对它的解读,已是炉火纯青。
比如,写出了禅宗三境界:
见山是山,
见山不是山,
见山还是山。
比如,说的是佛学经典《金刚经》的精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啊,我们感知的万事万物,如梦、幻、泡、影、露、电,烟雨也好,海潮也好,都是自然的风景,本相亦是幻象,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境罢了。
从佛学上解读,很有境界,也很有禅味。
但疑惑未解,那就是——
为什么人们心心念的东西,得偿所愿后,会生出“不过如此”之感?
人们幻想着伊甸园那样的极乐世界:在那里,物产丰富,按需分配,所想即所得,大家每天都很快乐。
可能吗?
是的,当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那一刻(亲历了庐山烟雨浙江潮)确实会快乐一下下,但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基准线(恢复平静、感到不过如此)。
为什么?一切的期待,兴奋,然后平静,最后索然无味,都是我们的大脑神经元在作用。而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反应趋于缓和。
这种“适应”其实是一种平衡。我们百万年进化的大脑,不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此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而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我们的大脑会主动调节内部因子来达到某种平衡。
达到平衡后,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动态的东西(想象的、渴望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或危险,大脑对此会特别敏感兴奋,而静态的东西(已经得到了的东西)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
换而言之,大脑的这种平衡适应性,让人如此吊诡,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
据此,对于至亲的离去等重大变故,绝大部分人,还是会或快或慢地适应走出来,该吃吃,该喝喝, 仿佛时间抹平了一切。人们又开始以当前的生活基线,去判断是更幸福还是更不幸。
同样的,对于得到的幸福或惊喜,就会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进而视而不见。所以,我们总是对亲朋的付出视而不见,却因陌生人的一点好意,心生感动。实际上,亲朋的付出是远多过陌生人的。
诸如“斗米恩,担米仇”,“近则不逊,远则怨”等等人性现象的背后机理,多源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