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产卸顶到工时增加再到重回增长

文摘   2024-07-25 22:11   英国  

新开工走势,次贷危机后的美国,在45个月附近企稳,我们现在接近40个月了,还没有刹车的迹象。


(数据来源:TimeHorizon


而居民的月均扛鼎力度已经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回到了2013年一季度的水平。

(数据来源:TimeHorizon)


随之而来的,一方面是失业潮,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工作时长。


最近几年,工作时长的增幅,吊诡的出现了加速趋势。


(数据来源:格隆汇 勾股大数据)


人们拼命的加班工作,如同一个个马不停蹄连轴转的外卖小哥,为了增加收入,修复孱弱的资产负债表,但结果,如日本当年一样,事与愿违。



我们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内卷”。

同样的情况,90年代初的日本地产泡沫崩盘,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如出一辙。

回顾日美两次地产泡沫卸顶前后的历史,不难发现:

一是经济形势好坏与预期收益的变化,是居民加减杠杆的本质因素。

日本居民加杠杆最快的60-80年代,正是日本城镇化、中低端制造业推动日本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期。美国居民加杠杆最快的80年代——2007年,经历的是80年代至200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短暂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美国经济重回增长。

同样,90年代后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居民也停止加杠杆;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增速中枢下行,居民加杠杆也明显放缓。

所以,只有经济形势好、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收益大于负债成本时,居民才会加杠杆。反之亦然。

二是债务过剩到泡沫破灭,是迫使居民降杠杆的直接原因。

日美的这两次危机,去杠杆的前身都是债务的过度累积,日本不断投机炒作的房价让房价收入比、房价租售比严重失衡,美国07年以前许多金融机构发放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让本不该获得贷款的人过度负债。

三是货币政策或其他意外因素是短期催化剂。

货币宽松形成的低利率,推动居民加杠杆,积累大量债务,而一旦货币紧缩或其他让经济停摆的突发事件,会成为沉重的偿债压力,倒逼居民去杠杆。

如日本在1985——1987年大幅降息,推动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代,为抑制泡沫扩大,1989——1991年又连续五次加息,反而加速刺破了房价泡沫,经济不得不硬着陆。美国则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连续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至1.0%,推动了美国地产泡沫的兴起,随后又从2004年起持续加息,加速次贷违约和地产泡沫的破裂。


国内这几年,地产泡沫的崩盘,同样有上述因素,其中短期催化剂还包括突发的疫情导致居民收入停摆萎缩、三道红线等地产融资收缩政策。

加杠杆,去杠杆,本身是经济周期下的正常现象。但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重回扩张增长,日本是失落的二十年,恢复的时间远超美国。面对泡沫破灭,日美同样都是放水,为何最终的效果差别很大?


日本90年代以来的居民缩表,持续了几十年,与日本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地产、消费需求持续下降有关。同时,随着中韩经济崛起,日本面临的产业竞争加剧,国内薄弱的资产负债表拖累日本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出口份额由90年代高位的9%持续下滑至2021年的3.4%。产业发展与国内需求的双下滑,让日本居民收入停滞甚至负增长,拉长了日本走出衰退的周期。


而美国不一样,虽然也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但老龄化程度较低,人口出生率也远高于日本,叠加青年移民的净流入,人口结构整体较为健康,持续支撑地产与消费需求。同时,以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美国科技产业继续引领全球,推动美国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居民债务逐步重新扩张。


因此,以史为鉴,人口结构、产业竞争力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从而推动居民杠杆扩张的长期核心因素。


回到当下中国,我们与当初的日本人口结构有很高的相似性,不过我们的老龄化与少子化更为严重,我们现在的生育率远低于当初泡沫破灭时的日本。


(来源:格隆汇 勾股大数据)


但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2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比例超过30%,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11.3%,位居全球第一,比德国和日本巅峰时期还要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信银行财富管理)


制造业中,我们的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在世界上无论技术,还是规模化成本,都有不错的比较优势。


这几年,围绕人口托底与科技创新,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我想,正如我们在《回归平常心,回归常识》中提到的,只要我们能够回归常识,尊重常识,践行基本的商业精神与法治精神,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重回增长,指日可待。


回到当下,我们无需过度悲观。




真简铺子
一名私募基金经理关于投资、旅行、阅读的有限认知与感受(抖音、微博同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