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地产离职的人都去哪了

职场   职场   2024-10-26 19:00   陕西  
大家好,我是皮皮,双非院校硕士研究生,曾奋战在地产公司工程岗,目前在待业求职。



昨天写了一篇我在地产公司这几年所见所闻的离职潮中所出现的现象以及某些规律,有点意犹未尽,总感觉还缺点东西,进一步想到可以看看离职的人到底都干嘛去了,所以凭着自己的记忆以及从朋友圈所观察到的情况,统计了42位离职人员的动向,地产所涉及的部门基本都已涵盖,包括高管领导也有统计。


当然流动的人员不止这个数,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并没有交集,有些自打离开公司后就好似在朋友圈消失了一般,虽然确认没有被删掉好友,但是不见有动态更新。

为此自己专门拉了一张表,按照部门分类,离职动向按照地产(继续在地产圈)、体制(包括考公、考编及进入非地产国企内)、创业、转行、下游单位(转入地产下游单位)、待业等六大类,对于35岁+的人员也有特别标记,因为在地产圈都知道35+是个槛。


这个数据其实按不同分类是可以做的更细的,比如管理层与非管理层、各部门内35+以上与以下人员的情况、性别不同情况、考公及考编具体分类等,但因为基数太小,所以过于精细化的参考意义不大。


在我的这份统计表中,按年龄统计,35岁+以上人员17人,占比40%,<35岁人员25人,占比60%,因为基数小,单看这个比例与地产公司整体年龄分布有偏差,仔细盘算了下目前整体应该呈现三七开。所以本次年龄统计要与职级匹配着去看,17位35+以上人员中仅有3位是基层人员,即手下没有兵,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所以35岁前做到管理层很有必要,这个道理没有随着地产下行而发生变化。


按离职后去向统计,继续奋战在地产23人,占比55%;进入体制内7人,占比17%;创业5人,占比12%;转行、进入下游单位都为3人,待业1人,合计占比15%。


继续奋战在地产的人员还是占了大头,所以说地产还是有的干,但是人员规模减了,从数据上来看四成左右的人员告别地产行业,对比项目缩减数量,这个人员缩减规模是较为客观的。从地产出去的人中有一半去了体制内,看来上班还是大家第一选择。


创业也有一定比例,横向来看,创业人员均为35岁+以上,有了一定资本积累,同时也有3位用“大礼包”进行创业,但还继续奋战在地产内的人员。创业不小,风险不小,入市需谨慎。


转行多为非生产条线或者领导层,这两类人员转行难度小,易于转行。


按部门分类统计中,统计人数最多的是工程部门,有11人,其次单独将管培生进行统计,共计8人。单独拎出来工程人员来看,在工程师这一序列中,基本都是留在了地产圈,即便是离开的也是去了体制内,侧面认证了工程岗再就业面不是很大,向下兼容很难,这也是目前难找工作原因吧。


管培生序列中,离职人员都是在35岁以下,实际应该都是在30岁以下了,所以因为年龄优势,在地产、体制、下游单位这三个方向比例都较为均衡,年轻是真的有无限可能和机会的。


再特别提下,有统计3位离职项目总去向,年龄都是35岁+,目前都有新的就业动向,2位依然是地产项目总,但过程都比较艰难,待业时间短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而且项目都在外地,挣得是个辛苦钱呐。


本次统计略显糙了点,但其实也费了很大精力,好在最近有这个时间去搞,希望可以供大家做个参考和借鉴。原始表格(无姓名及具体工作单位)如有需求可私信皮皮。

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 END ————


有很多朋友咨询地产求职、工程工作、职业发展等相关内容。


关注地产皮皮公众号,点击联系皮皮,我们可以随时沟通交流!



扫码点关注,皮皮带你不迷路
欢迎大家点个在看,分享至朋友圈

地产皮皮
地产工作分享 思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