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綦】以“人格塑造”为目标,“鼓 ·舞”创新融入小学思政课堂--记綦江远景学院《心理学与生活》《音乐剧》课程实践2

文摘   2024-11-30 22:29   重庆  

以“人格塑造”为目标

“鼓.舞”创新融入小学思政课堂 

    

     “如果我们能用鼓声传递自律,用音乐激发理性,那这节思政课就成功了。”这是2024年11月29日,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心理学与生活》与《音乐剧》课程团队在綦江区永新小学举办的思政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在第一场文龙小学课程实践取得圆满成功后,第二场活动再次出发,依托前期积累的经验与创意,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在更深层次上激发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塑造。


创新延续,教育方式再升级

      继首场活动成功落幕之后,第二场课程不仅继承了心理学与音乐剧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还在互动方式和课程内容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为了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团队根据第一场活动中学生们的反馈和需求,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计。

      此次活动的主题依然是“出击无底线营销,保护未成年身心健康”,但这次课程的内容更加聚焦于如何帮助孩子们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判断力,避免被不良营销所迷惑。课堂一开始,志愿者们就通过一个互动式的小游戏引入主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诱饵’吗?”志愿者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商家的营销策略和心理学原理。通过这样的互动式引导,孩子们快速进入了思维的状态,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心理与音乐结合,孩子们的自我觉醒

      随后,课程进入了“鼓圈”活动,这是此次课程的亮点之一。志愿者们用鼓声和节奏带领学生们进行情感表达,但这一次,孩子们不仅仅是打击乐器,更在每一次节奏的变化中反思自我。在节奏的交织中,孩子们开始通过打鼓表达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也开始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每一击都要有节奏,不能随意乱敲”,志愿者们在一旁提醒,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在自我表达与自律之间找到平衡。

      在“音乐游戏”环节,则让孩子们的创意得到了完全释放。每个小组拿到一套简单的乐器,志愿者鼓励他们根据课题内容,创作出一段简短的乐曲。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协作、沟通、分工合作,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表达自己对“自律”与“辨别诱惑”的理解。在一段段乐曲的创作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更让他们在艺术的语言中重新审视自我的价值。


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从课堂到生活

      随着课程的深入,志愿者们通过更加生动的案例和互动,帮助孩子们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比如,针对“抽奖活动”和“限时抢购”这类商家常见的营销手段,志愿者们设计了“真假营销辨识游戏”,让孩子们通过互动参与的形式,体验如何理性思考、做出正确判断。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孩子们的辨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也更加明白了“优秀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的自我修养。

      这一次,孩子们不仅在音乐的旋律中找到了自我,在心理学的启发中理性思考,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学会了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去保护自己,避免陷入不良营销的陷阱。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成为新时代积极向上的好少年,要学会培养自律、自省和自我节制的能力。


教育创新的延续: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随着第一场文龙小学实践活动的成功实施,第二场永新小学实践的顺利开展标志着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通过心理学与音乐剧课程的有机结合,学院不仅推动了思政教育的现代化,还激发了更多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新路径。

       “心理和音乐的融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思政课的魅力。”永新小学杨罡校长表示,学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艺术教育,未来将加强校际合作,积极响应“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号召,发掘多元师资力量参与协同育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希望通过这类创新实践,帮助新时代青少年在早期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律、自省与自我管理的能力。”远景学院副院长强杨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课堂教学,而是一次通过心理学与艺术赋能思政教育的深刻尝试。”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

COLLEGE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图 |“心.韵”发展与疗愈心理工坊
文 | 颜汐宸 张林 李瑞湘
视频 | 谷志云
指导老师 | 张林 颜汐宸
编辑 | 贺洁 赵晨烨
审核 | 李玉麒
终审 | 黎美茜

远景学院新闻媒体中心出品



远景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打造中国寄宿制文理学院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