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美育》
— 李凌 著 —
《自然的美育》
第一篇 · 生物自然
连
载
全
人类原初
(图片部分详见书)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哲学 家、思想家柏拉图就说过。 一个婴儿的降临,从第一声啼哭就意味着他离开了温暖的“羊水房”,到了让他有高兴、烦恼、不安等这么多情绪的新世界。
关于人类的由来,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冯·贝尔曾提出过一个定律叫 贝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在每一较大种类物群中先出现共有性状,再出 现特殊性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犬科动物中的狼和狗, 一开始大的 性状都是一样的。这些动物后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经过了长时间的 进化,它们为了生存就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久而久之,就分化出狼 和狗在性状上的不同。不是一个种类的、 一开始就“不同纲”的动物,会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进化出越来越大的性状差异。冯·贝尔的这一观点对后人的动物胚胎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里有一句话:哺乳类动物及鸟类、蜥蜴 类的胚胎,在最早的性状中,其形状比较相似。也就是说,人类与这些动 物最早是站在同一基点上的。达尔文也认为动物的结构和发育的形成有着 共同的祖先。我理解达尔文的意思是:人类与动物无论是性或血缘都有着 相同的基因,人类在发展的初期并没有高出其他动物多少或在某些方面不一样。在以后的研究中,他又提出了“重演律”及“发生率”的概念。
在达尔文之后又出现了一位生物学家海克尔,德国人。海克尔在他的著作《普通形态学》中提出,哺乳动物的发育是在鱼类或爬虫类的发育期上又加上了额外的发育期。他的意思是:人与鱼类一开始的起点是一样的,只不过人类在以后的发育中又加上了比鱼类更为复杂的发育系统。根据他的观点,我们就易于理解人的发育会远离同时发育的鱼类,而自行往更高的生命状态上发展的原因。以海克尔的观点,人类与多细胞动物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成形的,也同样走过了桑葚期、囊胚期、原胚期的发育阶段,经过了长久的进化才形成了脊椎动物器官。
人类的胚胎开始时并没与其他脊椎动物有太大的差别,而是在以后的长久进化中,逐渐才有了人类的发展特征,也就是胚胎性状的不同。与人类的胚胎性状最相近的是类人猿,人类与类人猿可能在同纲的一条线上并行发展了很多年。
随着游动的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及长久的进化发展,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专属胚胎特征很晚才出现,并独自逐渐发展起来。直到现在仍有现象证明,人类与鱼类原来是同族同宗,也就是说,人类的起源不但与动物一样,还明确到人类的祖先一开始是生活在水里的鱼。有资料表明,人类的受精卵在着床后的18~20天,在胎儿的脖子上有两道开向左右两侧的像鳃裂一样的缝隙,生物学上称其为“鳃裂”。(详图见书)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人类的祖先最早来自用鳃呼吸的鱼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在它们的胚胎中也有类似鱼类的鳃裂。
还有一个现象也挺有意思,就是人类的胚胎在生长大约6个月时,全身都长满了浓密的毛发。眉端和脸上的毛,特别是口部周围的毛,在5个月时比头上的毛还要长得多。只是快出生时才慢慢“变”没了。这也说明了人类一 开始与其他动物一样,身上是有毛的,只是在长期的进化中,由于“用不着”了,或被衣物长时间地遮盖而退化了,就像鸵鸟常年不飞,翅膀就没用了,家养的鸡的翅膀退化了。这类动物在以后的发育中,这个基因会被复制遗传给下一代, “飞”的基因信息经过了常年的进化就被删掉了,这些原来曾是“鸟”的动物以后就不会飞行了。
冬天,在公园里经常看见宠物狗身上裹着一个像人穿的马甲似的保暖 的东西。按进化论的观点,这样长久下去,如代代相传,早晚有一天狗身上的毛会退化,不会再有像现在冬天来了就会长满稠密而保暖的细毛,夏天来了就会褪毛的现象,鸡类家禽也是这样。媒体上曾多次报道过全身长着毛的毛孩,这是返祖现象。这也证明了人类一开始是有毛的,只是人类学会了保护,给身体裹上了衣物,才逐渐失去了毛发。这个观点不是动植 物学家说的,而是我根据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及“用则进,不用则退”的自然规律推测的。
从人类的起源来看,人是从水中走向陆地的。人类与动物相比, 一开 始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优势,但是人类后期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路子,慢慢地与动物拉开了距离,进化成了人类。
生物科学家已经证明了人类从3亿年前海洋中的鲨鱼进化而来, 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鲨鱼是地球上所有人类及颌类脊椎动物的“老祖宗”。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是达尔文提出的。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一节中,对人类的发源地也有明确的描述。被称为“智人”的人类,最早 就待在非洲的某个小角落。尤瓦尔·赫拉利的意思是:这种已经会“想” 并有点“心眼”的,既不是动物也不是人的“边缘人”,大约在7万年前从非洲来到了东亚,与我们当地的直立人混血繁衍。
最早的人类在250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开始演化,那时的东非人就有极 像现代人的举止,如,妈妈哄孩子,男人干活,老人在一旁歇着,小孩在 旁边玩耍。远古时期的人类已经懂得了亲爱、玩耍、友谊,还有情感生活,并学会制造简单的工具。
这样又过了50万年,人类仍没有脱离原始的“边缘人”状态。直到100万年前,这些“边缘人”仍与非洲“智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 人类已经有了容量很大的头脑和制造锋利石器的能力。在80万年前,人 类已经会使用火,却对付不了体形庞大的食肉动物,他们还没有足够的 智谋和体能去捕杀大型动物。他们主要以采集植物果实、捕杀小动物和昆虫为生,或吃大型动物吃剩下来的腐肉。
人类曾经有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野果和狩猎为生,想一想当时他们 的生活也很不容易。这种不是人的“边缘”智人,在那个时期只是在动物 食物链中的中等位置,生活中还得躲避大型动物的伤害。就这样又过了大 约150万年,直到40万年前,人类才有了捕杀大型动物的智慧和能力。3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已相当普遍,但那时候还不会种粮食,农业文明还没 开始,生活就靠打猎和吃野果。到了10万年前,人类开始崛起, 一跃成 了“社会”的统治者,也自然成了动物食物链最顶端的主宰。这个时期的总人口不超过百万,这个数量对大自然还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在东非“智人”大规模来到东亚时,其他几个人类族群相继灭亡。如梭罗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大约在3万年前就已经消失。在12000年前, “小矮人”也从他们常年生活的弗洛斯岛上永远消失了。只 要是“智人”到达的地方,当地原生的人类很快就灭绝了,这与“智人”有没有关系,搞不清楚。非洲“智人”为什么在当时这么厉害,连当地人都被他们屠杀或赶走,这依然是个谜,无人能破解。
这个时期的人已经很聪明, 有了思维和交流方式,用新的语言沟通。13000年前的“智人”成了这个星球的唯一人类。在12000年前人类就完成了“农业革命”,会种植庄稼和驯化动物了。人类约5000年前出现了最早的王国、文字、宗教,2000年前出现了中国汉帝国、罗马帝国和基督教。500年前出现人类的第二次革命——“科学革命”,200年前出现了人类的第三次革命——“工业革命”。这就是人类发展的简史。
人的初始与动物一样,遇事靠本能,自7万年前有了会思考的非洲“智人”后,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改变了。这种“智人”的出现,注定了人类与动物分道扬镳,也从此决定了人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
动物最大的生命特征是本能, 一切生活本领都是胎里带来的,哪怕是让人类看似不可思议的“高级思维”,也不是思维。如,织布鸟用草缝合的能避雨、能防晒的鸟巢(图1-2),猴子用石头砸坚果(图1-3)等都不是思维。这说明一个道理,既然人类与动物原是同“纲”同族,动物都能不学就会,那孩子拿笔就画的本事自然也是本能了。连蜜蜂、蚂蚁都有 “生活的智慧”,而更有灵性的孩子怎么不可能拥有“胎里带来的本事”——不学就会画呢?
有老师和家长认为,画是技术,不学就不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蜜蜂筑巢是不是技术?猴子用石头砸坚果是不是技术?鸟从高空俯冲准确地捕鱼算不算技术?蜂鸟可在空中悬停、倒飞算不算技术?我们能相信动物都有“胎里带来的技术”,为什么就怀疑比动物聪明多少倍的孩子能做到不学就会画呢?
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这种认识,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幼儿发育要分两步走缺少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完成了“胚胎”的生物学过程,就像牛、羊一出生就会站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跟随母亲生活,也像昆虫“蛹化蝶”的过程,蝶从蛹壳里爬出来只需几分钟就可生存。但人类不同,出生后的婴儿,精神和心理的发育才是开始。人出生只完成了身体的发育,精神还有待于后期也就是在婴幼儿期内完成。没出生前是“胚胎”,出生后也只能说完成了“人”发育的一半,还不是一个身体与精神两全的“完整人”。
动物的独立生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而婴幼儿的独立生活从6岁后才开始。能称得上独立,就是在生活上不需成人照顾了,也会“动脑子”了。人出生后的精神和心理发育还需要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人要成为有完全独立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的身体成长是一方面,精神和心理成长又是另一个方面,不是长成身体了就是长大了。平常我们说谁“总是长不大”,说的也不是身体,而是心理。精神和心理的成长要靠幼儿的生活体验完成,不能通过“教”完成。但成人可以创造适合孩子发展心理、精神的环境,从外围上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儿童欠缺的只是精神层面的完善,身体器官发育已经完成,能适应生活了。
✦✦✦ END ✦✦✦
《自然的美育》作者 李凌1954年生于山东,儿童美术“慢教育”思想的创立者、专栏作家。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
免责声明
本文选自李凌著《自然的美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第二书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