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宣传是主流媒体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检验媒体策划能力、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短视频用户高速增长,对此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领域深耕,通过短视频聚焦大主题,以小切口引入大流量,为重大主题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短视频重在短,更重在对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短短几分钟要体现重大主题的思想内涵,要让受众形成情感共鸣,要在线上线下形成全网络的传播效应,这是对短视频策划团队的重大考验。自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始终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理念开展国家公祭主题宣传,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创新视觉表达,连续多年每年推出一部国家公祭主题创意短视频,以展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始终守护传承历史记忆、向全世界传播和平理念的担当和作为。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这样的主题定位和仪式感的表达,是进行总体宣传策划的根本所在。将个人情感与国家记忆相融合,通过短视频的高度凝练融入到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叙述当中,是我们策划系列短视频的发力点。我们用国家公祭相关的人、物、史实片段的“小切口”串联起国家记忆、世界和平的“大主题”,以史教人、以情动人,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强大的传播效果。短视频一般仅有几分钟甚至更短,要精准表达主题立意,就要有精确完整的叙事主线,有严谨准确的史实呈现以及感人至深的细腻表达。2021年策划的短视频《穿越84年的时空对话》采用了两条叙事主线,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和鼓楼医院医生倪杰为主人公,分别对应少年时的夏淑琴和南京大屠杀期间全城唯一一个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通过真人实景+手绘动漫的分屏形式,采用新媒体技术特效,参考历史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使得两条主线的人物穿越时空“相遇”,并展开跨时空对话。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选取了十年间与国家公祭相关的人与物,通过他们之间一一对应的关联故事,讲述了不同人群为铭记历史、坚守和平作出的努力。视频紧扣“记忆”这一核心,以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的典型人物和细节为切入点,让凝重的画面和触达心灵的讲述产生叠加,实现情绪共鸣。重大主题短视频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引发全社会的情感共鸣,就需要突出时代感同时,创新表现形式,借力新技术新视角实现精品化的制作和冲击力的表现。每年的国家公祭主题短视频策划,龙虎网都会成立由视频、设计、动漫、技术、新闻等部门组成的主创团队,通过学习、研究各类新媒体技术与案例,结合当年的选题、故事主线研究新的表达形式。2022年主题短视频《历史的凝视》为了达到创意效果,主创团队制作400多张手绘画稿、手翻1200多次、定格拍摄2000多张照片,历经200多个小时最终制作完成。产品在形式和呈现上将翻纸动画、真人与动漫穿越等手法运用到传播画面当中,实现了宏大主题与创新形式的较好融合。2023年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一片将微缩摄影等手法运用到视频当中,人与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微缩的是影像,浓缩的是情感,视频通过这一创新表达承载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在国家公祭主题系列短视频的策划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幸存者或幸存者后代单一视角的叙事模式,紧贴时代,通过多样化的视角解读个人情感与国家记忆。《历史的凝视》一片中通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以及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研究课题学生团队负责人两位95后的主视角延展。年轻的记忆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重任,他们走进纪念馆、校园,为观众和学生讲述家族的故事,展现青年一代对南京大屠杀记忆、对人道主义大爱的传承和延续;南京大学的学生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平教育、在国际上传播和平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青年力量。在2023年的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中》里,我们以更多元的人物视角来展现这一主题,他们中有公祭仪式参与者,有幸存者后代,有纪念馆的中外志愿者,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籍,但对于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和平理念都有着共同的、强烈的愿望,多重视角构建了“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的情感话语体系。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生命线,而创新与传播则是媒体的延长线。正是基于在短视频策划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努力,近年龙虎网制作的几部短视频一经发布均获得较大关注。2022年主题短视频《历史的凝视》发布后,实现了全国多地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政务新媒体、商业平台的线上全平台转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腾讯新闻、UC平台、人民号等多平台在首页显著位置推荐。2023年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在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等央媒平台,YouTube、Facebook、Discover Nanjing等海外平台,中国江苏网、澎湃新闻、杭州网等全国省市网媒,文明天府、南京发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账号等政务新媒体,及众多商业网站集中传播。北京、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安徽、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多个中小学、机关单位、社区组织集中观看该视频。为国家公祭日期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营造了浓厚氛围。从线上的媒体发布到线下的组织观看,这种自发形成的传播矩阵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重大主题宣传产品成了“刷屏之作”。这既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同时又让我们对于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产生更大的敬畏之心。能否以独特视角找准重大主题的“微表达”,让正能量澎湃出大流量,是对主流媒体创新宣传的重要考验。主流媒体要持续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创新的融媒体产品,扩大传播的“朋友圈”,实现重大主题宣传的“破圈”“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