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示范,儿童关爱报道如何打破刻板印象

科技   2024-11-19 00:01   中国  


来源丨新闻前哨公众号

作者丨谭怡红



导读


在当今社会,留守困境儿童因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面临着一系列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的挑战,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亟须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干预。但媒体在报道这些儿童时,往往倾向于聚焦他们的困境和负面事件,这种单一的报道视角,容易在公众心中形成刻板印象。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理访谈》节目作为案例,深入分析电视媒体在儿童关爱报道中的社会责任和潜在作用。



儿童关爱报道的背景和意义

(一)儿童关爱的社会背景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福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在众多儿童群体中,留守困境儿童因其特殊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他们在缺乏父母日常监护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5.2%的乡村儿童存在抑郁焦虑情况,其中留守儿童这两项指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湖南邵阳留守儿童
此外,残疾儿童和重疾儿童由于需要长期康复和特殊照料,他们的教育和社交机会往往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因此,加强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二)电视媒体能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电视媒体以其广泛的覆盖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向广大观众呈现了留守困境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成长背景。它不仅展示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在提升这些儿童福祉、关注其心理健康以及积极营造安全温馨成长环境方面的不懈努力,还搭建起公众与社会公权力之间的沟通桥梁,增强公众对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信任。
电视媒体正积极塑造一个充满希望、力量和温暖的社会舆论氛围,为留守困境儿童的未来注入更多可能性。

《心理访谈》儿童关爱系列报道的类型概括

《心理访谈》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心理类专题节目,该节目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以及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其中,儿童关爱系列报道“最后一公里的爱”是该节目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旨在呈现儿童关爱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揭示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一公里的爱”导视合集
该系列报道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多角度深入挖掘,全面展现我国基层儿童福利保护工作的新模式、新亮点。在内容上,节目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类:
个案干预——
当地政府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的关爱工作,如《被结婚照困住的男孩》;或者多部门协同合作帮扶、救助留守困境儿童,如《苏警官的帮扶手记》;《非常全家福》则通过收养评估员的跟进,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孤儿姐妹在收养家庭中情感融合的过程。
儿童关爱系列报道“最后一公里的爱”
群体干预——
如《爱在金盏》聚焦城市流动儿童,探讨了如何通过社会公益机构的赋能,有效阻断留守问题的代际传递;《爸爸去哪儿了》关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讲述社会公益机构为这些孩子跟高墙内的亲情牵线搭桥,提供多方面的照护和心理支持;《心门》则讲述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故事。
社工陪服刑人员的孩子聊天

系列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效果

在报道手法上,该系列报道在讲述留守困境儿童的故事时,避免了过度渲染其不幸,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孩子们的纯真与乐观,颠覆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号,也激发了观众对孩子们未来的信心。同时,该系列没有将留守困境儿童简单定义为被动接受帮助的对象,展现了对孩子们主体性的尊重和肯定。
记者采访孤独症儿童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报道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方面也做得相对到位,确保内容真实性的同时,保护了儿童的合法权益。
在报道维度上,该系列报道重视跟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的联动合作,突出了社区书记、社工等基层工作者在儿童关爱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同时,报道还涵盖了司法和检察机关在儿童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司法救助和公益帮扶的案例,展现了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福利事业。
此外,节目还通过演播室访谈引入专家的分析和评论,跳出个案故事,为观众提供更深层次的见解,帮助他们理解儿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各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种深入的探讨和呼吁,鼓励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参与到儿童关爱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城市流动儿童在公益亲子中心玩耍
在节目效果上,该系列节目提升了公众对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福利问题的认识。报道中对儿童福利保护工作的新模式和亮点的展示,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了儿童福利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节目的回访跟进,如《非常全家福》中对收养家庭一年后情感融合的报道,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个案的长期视角,也为儿童关爱工作的长期效果提供了实证,显示了节目对儿童关爱工作的持续关注和深远影响。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理访谈》编导)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4年10月(上),原标题《电视媒体在儿童关爱报道中的社会责任——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理访谈儿童关爱系列节目为例。引用请参考原文。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采访编缉圈投稿须知


媒体人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身份核实后通过。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河南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采访编缉圈
记者编辑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