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

文摘   2024-11-03 08:09   江苏  

不久前,一位热心的读者朋友在留言中询问我:毛泽东主席是否真的说过“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这句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确实,这句话出自毛泽东主席之口,但不可将其割裂开来理解,因为毛主席说这句话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


这句话源于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9月12日发表的一篇名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的演讲。那时,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47天,主席的讲话内容自然与这场战争紧密相关。

在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爆发之际,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应卷入这场战争,因为新中国刚成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稳定民生,而不是参与他国的战争。

然而,毛泽东主席从战略的全局和长远角度出发,坚定地认为这场战争必须打。若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地区将面临巨大的威胁,无法实现和平发展。只有击退美国的野心,中国才能确保长治久安,获得长久的和平发展空间。

因此,尽管新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毛泽东主席仍然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用几年的艰难时光,换取一个和平的未来。


然而,仍有人对此表示不理解,甚至批评中央对人民生活不够关心,呼吁中央对人民实施“仁政”。

例如,梁漱溟在一次会议上激昂地说:“解放后这几年,农村变得空虚,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工人生活犹如天堂,而农民却生活在地狱。我们进了城,但不能忘记农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并详细阐述了“大仁政”与“小仁政”的区别。

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当然要实行仁政。但什么是最大的仁政?是抗美援朝。为了实现这个最大的仁政,我们必须做出牺牲,投入资金,增加农业税收。有人对此表示不满,甚至声称代表农民利益。我对这种观点并不赞同。”

主席还进一步解释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眼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如抗美援朝、发展重工业。前者是小仁政,后者是大仁政。我们必须兼顾两者,否则就是错误的。那么,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放在大仁政上。当前,我们实施仁政的重点应放在发展重工业上。要建设,就需要资金。因此,虽然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不可能立即大幅改善。这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如果只关注小仁政,而忽视了 대仁政,那就是实施仁政的偏差。”


这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原话,确实包含了“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的内容,但实际上,主席想要表达的是“优先顺序”的问题。

毛泽东主席当然清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他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他更明白,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关注长远的利益,这就是抗美援朝,这就是发展重工业。

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强调:“我国现在无法制造飞机、大炮、坦克、汽车,许多精密仪器也无法生产……重工业是我们经济建设的核心,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然后才是其他。”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重工业能够带动轻工业,进而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实现机械化耕作,从而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暂时牺牲一些农民的利益,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这就是“大仁政”。


说得再简单一些,可以用扶贫来比喻。

对于一个贫困者来说,直接给他一袋粮食,让他暂时温饱,这就是“小仁政”。而教会他谋生技能,让他能够自食其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才是“大仁政”。

毛泽东主席在讲话的最后说:“世界上有大事,也有小事。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都应该有所提高,但不能提得过高。如果提高过多,抗美援朝战争就无法进行,或者无法认真进行。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只要我们有,朝鲜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几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这就是毛泽东主席那句话的真正含义,要理解其时代背景和全文语境,而非断章取义。

光阴掌故人
专注于中国近代史和历史人物解读。向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和故事,让历史赋予我们智慧,引发对过去的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