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名叫雷锋的青年,在即将踏上征程之际,紧紧握住余新元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余叔,我将启程远行,手中无物相赠,唯有深情地呼唤您一声‘父亲’。”他的话语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
余新元闻言,立即打断了他,严肃地批评道:“这样的称呼不妥,我送你从军,是因为你怀揣着对党的忠诚,对解放军的热爱。”
雷锋内心的纠结与不舍,余新元又怎能不理解?这个从苦难中走出的孤儿,在党和人民的温暖怀抱中找到了新生。面对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的前辈,他无法以物质回报,只能从心底里呼唤一声“父亲”。然而,这位出自红军世家的老战士,不能接受这种情感的表达,他认为,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应感恩于人民,永远服务于人民……
就在58天前,余新元下班后,被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拦在了办公室门口,这个人正是雷锋。尽管雷锋当时年仅19岁,言语之间略显腼腆,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不移的勇气,他直截了当地询问余新元担任的职务。
“我是兵役局副政委余新元。”余新元对这个年轻人的率直感到几分兴趣,微笑着回答。雷锋立刻严肃起来,表示自己想要参军,但体检的同志认为他身高不足,不符合条件,尽管他尚未满20岁,或许还能再长高一些。
余新元闻言笑出声来,看着雷锋1.54米的身高,摆了摆手,轻声说道:“即使再长高一些,你也未必够格,小同志,革命工作无需分先后,你去当个工人吧。”这番话激起了雷锋的斗志,他坚决表示第二天还会再来,哪怕穿着便衣也要争取参军。
次日,余新元踏入单位大门,便看到雷锋提着一个小皮箱,站在他的办公室外。余新元刚打开门,便见雷锋将皮箱放在办公桌上,语气坚决:“首长,无论您是否同意,我都决心从军。”
余新元心中暗笑,瞪了雷锋一眼,走出了办公室。而雷锋则紧随其后,来到体检站,主动承担起服务工作,抹桌子、扫地、打水,积极主动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午饭时分,余新元回到办公室,发现雷锋的皮箱仍放在桌上,知道他尚未离去,便去体检站找他,询问他为何还不离开。雷锋顽固地表示:“我不会走了,您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这句话逗得余新元大笑起来。于是,雷锋随余新元回到了办公室。余新元对雷锋的小皮箱里装了什么感到好奇,便让他打开看看。雷锋略显害羞地表示这是要带到部队的,随后打开皮箱,最上层摆放的是《毛泽东选集》,这让余新元眼前一亮。
在那个年代,只有县团级干部才能阅读到毛主席的著作,余新元不禁好奇雷锋是如何获得的。他随手拿起书翻阅,发现雷锋已经全部阅读完毕,并在书上做了批注,这让他对雷锋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当晚,余新元将雷锋带回自己家中过夜。用餐时,余新元随意询问雷锋,他的父母是否支持他参军。这一问题触动了雷锋的心弦,他泪如泉涌,向余新元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听到雷锋的祖父被地主逼死,父亲被日本兵虐待至死,母亲不堪地主的欺凌而自尽,哥哥因当童工劳累过度而死,弟弟则因饥饿而亡,余新元泪流满面,因为他与雷锋的童年如此相似,阶级情感将他们紧紧相连。
“我必须想法让他参军。”余新元下定决心。
为了帮助雷锋实现参军的梦想,余新元安排他在兵役局临时帮忙,晚上则带回自己家中,这一住就是58天。在这段时间里,余新元密切关注着雷锋的一言一行,他相信一个人的政治品质比身体素质更为重要。
在随后的各种会议上,余新元多次提出应该考虑雷锋的入伍申请,并三次找到兵役局政委,详细介绍雷锋的真实情况。得到政委的同意后,余新元赶到医院,找到负责体检的院长,以自己22年的党龄作担保,请求将雷锋的体检报告划入合格范围。
1960年元旦过后不久,余新元夫妇亲自将雷锋送入了军营。雷锋入伍后,一直与余新元保持联系,并趁出差之机,专程回来看望余新元一家。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余新元与雷锋便永别了。
“不好了,咱的儿子走了。”1962年8月的一天,当余新元从报纸上看到雷锋的报道时,与老伴相拥而泣,悲痛欲绝。从那时起,余新元对老伴说:“雷锋是我的儿子,他未竟的事业,我要继续完成……”
1976年底,余新元得知辽宁省一位模范的儿子报名参军,却在最后一关被卡住。在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后,余新元觉得这名青年的品德和能力与雷锋如出一辙。于是,他像当年一样,为这名青年四处奔走,最终将他送入军营。
遵循着余新元的教诲,这名青年以雷锋为榜样,逐渐成长为一位享誉一时的“当代雷锋”,他就是郭明义。
1981年,余新元光荣退休,退休那天他对自己许下了一个庄严的承诺:用余生致力于传承“学雷锋”的精神。在接下来的39年里,余新元作了4000多场关于雷锋的专题报告,听众人数高达400万人次。同时,他还担任了全国146所大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员,为194个党政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义务理论辅导。
在这期间,余新元两次接受癌症手术,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走上讲台,传播雷锋精神。每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时,余新元总是深情地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守护老一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红色江山,为了让革命传统在一代一代人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