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6年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之后,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纷纷回归中央舞台,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然而,随着国家的迅猛发展,邓小平同志深刻意识到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性,于是着手大刀阔斧地选拔和培养年轻一代,以应对国际风云变幻。
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与众多资深干部一道退居二线,同时创立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制度,让这些富有经验的老干部继续担任顾问职务,既实现了领导层的年轻化,又保证了老干部能持续发挥余热。
在这一框架下,薄一波迅速崛起,不久便担任了中顾委副主任的职务,且位居副主任之首,肩负起日常工作的主持重任。
到了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中顾委体制进行了调整,一批新的老干部加入了进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王震。
在改革开放的中后期,王震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资历深厚,影响力巨大——毕竟,他是曾与毛泽东同志一起在江西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老一辈革命家。
早在反对围剿的艰难岁月,王震就挺身而出,担任红六军团的政治委员会委员,与任弼时、萧克等同志并肩作战,历经重重磨难,最终与贺龙同志的红二军团会师,铸就了声名显赫的“红二六军团”。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120师359旅旅长,战功卓著,部队被誉为“百战百胜”的铁军。
1944年,王震再次被毛泽东同志委以重任,率军南下,展开新一轮的“长征”。他转战八省,横跨大半个中国,行程超过两万里,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亲自表扬,并因这一卓越贡献,在党的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中,王震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并在中原突围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又在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员的职位上,协助彭德怀同志解放青海、新疆,战功累累,因此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显而易见,王震是毛泽东同志的亲信爱将,战功显赫,资历深厚,甚至曾入选七大候补委员,按理在中顾委副主任的位置上,鲜有人能与之比肩。
然而,王震却出人意料地用铅笔将薄一波的名字圈在自己的前面,这一举动让身边的人困惑不解,尤其是他的秘书。
王震却泰然处之,他对身边的人解释说:“薄老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同志,他资历深厚,是党八大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常列席政治局常委会。他在党、政、军、群、才、文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我怎能排在他前面?”
听到老将军如此谦逊,众人便不再多言,毕竟薄一波排在前面也是实至名归。
回望历史,薄一波刚踏入山西境内时,年轻的他已经成为能与阎锡山分庭抗礼的存在,甚至在他的眼皮底下,将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展现了非凡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才能,连阎锡山都对他敬佩不已。
薄一波在财经领域的才能尤为突出。他与陈云、毛泽民并列为共和国顶级经济人才。1947年,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解放军的后勤补给压力巨大,尽管有粟裕等杰出将领,但后勤、粮草供应仍然存在隐患。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薄一波主持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迅速调整经济政策,确保了战争的后勤补给,极大地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薄一波等人负责的华北地区,一度在经济实力上超过山东根据地,成为我党根据地中的富裕之地。薄一波的魄力和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他还积极探索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经济政策,对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了补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策下国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接管与改造建设上,薄一波同样功不可没。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这位对新中国经济飞跃作出重要贡献的急需人才,得到了党的重点培养和重用。
王震这位老将正因为对薄一波的敬佩,才会心甘情愿地将薄一波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然而,王震的谦让并未得到接受,薄一波同样坚决反对。
王震后来回忆说:“薄老非常谦逊,我们俩争执不下,推来推去。但他说他是常委,有这个权利坚持这个提议,最终的结果是,我王震担任副主任第一位。”
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两人交往中的一个小插曲,却足以展现两位老干部的宽广胸怀与大气度。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位老干部都全力以赴,辅佐邓小平同志推进改革。
1984年,他们曾陪同邓小平同志从深圳到珠海、广州、上海等地考察,相互交流心得,彼此感叹对方的见解让自己受益匪浅。
就这样,两位老同志在中顾委的位置上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发光发热,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3年3月,王震在广州逝世,薄一波深感痛惜,在与王震的秘书交谈时感慨地说:“很遗憾,王老不该这么早离开,如果他还在世,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完成。”说罢,薄一波沉默了许久,未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