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从一杯啤酒开始

时事   2024-07-23 17:46   广东  

全文共3384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的底蕴,啤酒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媒介,当有一天,当人们再次相遇于巴黎,一句“santé”后,举起手中的青岛啤酒一饮而尽,一切都在酒里。


文 | ‍‍‍‍‍凌犀


▲ 图/视觉中国

我们每天的餐桌和果盘里,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榴莲来自马来西亚,百香果多见于亚马逊河热带雨林,小麦、大麦从西亚新月沃地而来——它们经由古老而又年轻的丝绸之路,来到我们的身边。

今天有别于以往,“丝绸之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扩展,“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中长期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代表着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中西文化有了交流互通和融合的可能。驼铃声声,是用脚步丈量出的地理大发现。漫漫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器物送往异域,也将全世界的蔬果和美食美酒带回给我们

1

载满数学家的商船

1688年2月,法国第一艘运抵中国的商船“安菲特利特”号抵达繁忙的广州港——中国明清两代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发祥地。船上搭载的不是士兵、商人,而是数学家。

彼时,路易十四早就对传说中遥远而奢华的东方大国充满想象和好奇,也得知康熙对于绘制地图的诉求和对懂得测绘、计算的西方科学家的渴望。

路易十四的信使们和中国的官员学者们不仅共同绘制了《皇舆全览图》,为中国留下了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绘有经纬线的地图,也为路易十四填补了有关未知的东方政治和文明的想象。

“安菲特利特”号商船上也装着许多异域奇珍,于是诸多舶来品陆续出现在中国的皇宫及民间。后来,这艘船又满载着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中国的“名片”返抵法国,路易十四甚至穿着由中国丝绸制作的长袍,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珍贵的器物掀起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中国潮”,巴黎的名流显贵们为之沸腾,绘画、酿酒等艺术技法的碰撞和融合,是彼时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见证。

使团成员白晋回到法国时,将中国的礼仪带回了欧洲西部,他在广州停留期间出席过不少中国宴会,记下了中国酒桌礼仪中的“请”。后来,法国保留了“ching”的音译,将其演变成皇家用餐礼仪中的祝酒词。白晋还带回了22部共三百多册中国典籍,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启蒙运动思想。

从皇宫到民间,从一个朝代到每一个普通人,这艘船担当起中法之间的科技、商贸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借丝绸之路,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明对话,种下文明互鉴的种子。
2

60载文化之约

作为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和文化融合线,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满载着美食与佳酿的舌尖之路。世界共通的餐桌与杯中文明,也循着万里丝路的沿线各国漂洋过海,将国人好客爱酒的传统远播海外,也将浪漫的西方酒文化和技艺传播开来,绵亘万里,延续千年。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而今回望,当年信中字里行间藏着的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凝望,成为跨越重洋的异国友谊的珍贵见证,东西方不同文明巅峰的相识、对话、相知,双向奔赴,互相成就,好像就从那封信开始,到后来的一切人文和文化交流的丰富成果和澎湃活力,一切都顺理成章。

 图/视觉中国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60周年作为一个“甲子”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法国巴黎时间7月5日-19日,一场文化盛宴“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在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隆重揭幕。展览由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和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苏丹联合策划,法国女演员、导演、编剧苏菲·玛索和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法国前外长Philippe DOUSTE-BLAZY 等中法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艺术领域的高朋满座。此次展览集结了近40位国内外杰出艺术家及20个参展机构的非凡成果,彰显了历史的厚重和设计的魅力。

60年来,中法两国关系不断深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酒韵跨千年,文明越山海。本次展览在传统非遗和现代技艺的魅力中拉开帷幕,青岛啤酒深度参与其中。在7月8日举行的“中法文化之光”晚宴上,作为中华啤酒文化的杰出代表,青岛啤酒为晚宴提供了高品质用酒,亦打造了“中华摘金宴”,通过菜品共创,将青岛啤酒的独特风味与中华美食的精湛技艺完美融合,邀请在场嘉宾共品美酒佳肴。

▲ “摘金宴”晚宴现场
这是一场跨越近万公里的文化之约,滨海青岛与时尚巴黎的碰撞,在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中,青岛啤酒让全球消费者在美酒的麦香浓郁中相融相通,邂逅法国风情与东方神韵的独特魅力。
3

出海

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省港两地交流会上说,“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拥有优秀的产品力和品牌口碑的青岛啤酒,一直是具有极高文化辨识度的品牌,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啤酒的风采。在2002年法国巴黎的农业展览会上,时任法国首相希拉克与法国啤酒协会主席一起来到青岛啤酒的展厅前,他开心地表示:“我很喜欢青岛啤酒,也很欣赏中国文化,青岛啤酒让法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增进了两国的商贸交流,在法国很有知名度。”

2004年1月4日,在法国巴黎的中法建交40周年纪念日,青岛啤酒荣膺“法中2000年协会奖”,因为“对促进法中两国的经贸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所做的贡献”突出而得到表彰。

美酒是沟通世界的语言,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不分种族。据说,不少跑船多年的中国船员都曾表示,当船只在法国靠岸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够送给法国人一箱麦香浓郁的青岛啤酒,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船员们笑谈,青岛啤酒比“好的翻译”更受用,因为青岛啤酒可以让船员们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很快实现“沟通无障碍”。

在大国崛起、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以酒作为符号,让文化和精神出海,青岛啤酒携手杨澜和中国美食代表、厨神大董,以青岛啤酒的风味为灵感,开启了一场万里结缘、美美与共的“摘金宴”文化盛会,共创“摘金宴”系列菜品宴请世界。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向全世界展示了青岛啤酒酿造啤酒的“中国功夫”,本身就是“摘金精神”的最佳代名词。

菜品中巧妙融合了青岛啤酒各条产品线——包括承载品牌百年历史积淀的经典之作“1903”、由珍贵酒花酿成的天赐风味“奥古特A系列”、富含活性酵母的七日鲜啤“青岛啤酒原浆”,以及经由橡木桶酿造的珍稀窖藏佳酿“一世传奇”——的特性,精心打造出“力鸭群雄”、“鲍揽桂冠”、“蚝气冲金”、“牛转乾坤”等几大风味菜肴。
▲ “摘金宴”菜品“力鸭群雄”
其中,惊艳亮相的“牛转乾坤”这道“摘金宴”佳肴,由青岛啤酒“一世传奇”和大董“低温慢炖牛排”联袂呈现,“一世传奇”的厚重、珍稀与华贵,与“低温慢炖牛排”的精烩慢炖烹饪技艺相得益彰,口感搭配新奇妙哉;“奥古特”融合了贵族酒花的天赐风味,让食物的香气锦上添花,与珍品食材相辅相成;“1903”的经典浓厚麦香,醇柔、净雅、自然谐调的口感与传统的中国菜遥相呼应,互为增色;拥有特殊酿造工艺的“青岛原浆”纯粹馥郁,原汁原味的背后是酿酒师的匠心独运,浓浓的自然麦香与生鲜一拍即合,限定的赏味期仿佛是一场美妙的邂逅,定格了此刻所有的相遇和交流的喜悦。

▲ “摘金宴”菜品“牛转乾坤”
在这场宴会中,美食与美酒的相遇为宾客们的舌尖味蕾带来激荡和狂欢。酒香弥漫,泡沫升腾,宾客们不仅能在宴会中共同品鉴佳酿佳肴,也深刻感受到中法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为中法的深厚情谊共同举杯。

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120余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青岛啤酒在潜心打造优质产品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中华啤酒文化的传播推广,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挖掘中国元素,丰富产品线,积极探索更多与不同文明互鉴互赏的创新表达方式,矢志推动中国啤酒国际化,向世界展现中国气韵。

以食酒为媒,以文化为介,在国际市场为中国啤酒打开更多的交流窗口,青岛啤酒视之为责任与光荣——以品牌国际化的基因、思维和底气,做大中国啤酒传播与交流的格局、走好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生动输出中国的文化精髓。

▲ “摘金宴”晚宴上,杨澜和参会者共同举杯
“金”在中西方文化语义中都代表着至高的赞誉和殊荣,“摘金宴”摘的是无上的价值和品质,是青岛啤酒金色的酒液中闪耀的东方美学智慧和大国外交气度。青岛啤酒仍将持续为拉近中法友谊、推动民间交流、为中国文化连接世界贡献力量。

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的底蕴,啤酒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媒介,当有一天,当人们再次相遇于巴黎,一句“santé”后,举起手中的青岛啤酒一饮而尽,一切都在酒里。
(专题)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 infzm.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