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朋友现在分两种,一种正在加大筹码冲进股市,准备在节后波段再捞一笔,另一种是“嗬,又来骗老子,这种先猛轰一波政策吸引入市,再关门打狗割韭菜的剧情又来了,老子信不着你,不玩了。”
第二种心死之人就不用说了,现在玩再大的刺激,对他们都是免疫的,想从这波老油条身上榨出油来,有点难了。
关键是第一种人,怎么让他们对市场建立信心。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就算是第一种人,在高举筹码入场的同时也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这是和之前那些新手入场不一样的地方。
以前大家入场,多是抱着长期主义,因为看好经济或某一个产业或某一家公司,把钱砸下去,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得收益。即便做波段的,也是长期把资金放到场内,根据政策、形势和板块冷热轮动进行资金配置。
摸一把就跑的人也有,但是不多。
现在的情况多少有点不一样,反正现在抱持长期主义的,至少从我认识的投资者和这几天看到的入场情况看,目前还没有。
现在大家带着筹码入市做波段,也是瞅准了现在正处在政策发力期,最高决策会议刚开过,央行才轰出第一波政策,接下来应该还有其它货币和财政政策轰出,国家肯定不会让市场这么快跌下去,大家是奔着这个预期,奔着这波政策行情,冲进场去收割政策利好的。
简言之,都是抱着想摸一把就跑的心理,进场来捡政策便宜的。
这就给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如果市场是这种大进大出的峰谷结构,除非那些极度风险偏好者,大部分想稳重求利的投资者是会害怕的。如果在近期,譬如说节后一两周内,市场来上一两波暴跌,很多新韭菜被鼓励起来的信心就崩了,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再往上轰就难了。
但另一方面,市场又不可能以节前这样的节奏往上爆冲,这样情绪虽然在短期内会剧烈沸腾,但是会埋下巨大的风险。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整体经济、就业、消费等情况仍然严峻,国际上地缘政治也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靠政策刺激单边上行的市场是不牢靠的,万一哪一天政策枯竭,市场垮塌带来的风险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接下来的政策如何操作非常考验管理层智慧。一方面要让市场总体上行,不能下跌,下跌就完了,新韭菜就跑了,不仅之前打出的子弹白费了,以后就算有更多更大口径的炮火,也未必能再轰出这般市场效果。
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市场继续单边往上爆冲,那样冲个十天半月的话,未来的风险其实更大。
具体政策和市场会怎么走,还是节后看看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