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会议,我认为关键点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几个字上,其它都是之前的常规动作,包括“稳住股市楼市”等,之前都谈了不少,也出台了不少刺激政策。
但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个耀眼的新东西。自2011年以来,第一次把这个工具又拎出来。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政策力度又回到了13年前。若再搭配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条,甚至比13年前更宽松,更有力度。
一则,这说明了现在经济的严峻程度,已经到了非强刺激不可的地步,二则也展现了希望通过强刺激走出低谷的目的。
这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避免走“强刺激”这条路,曾无数次重申要精确滴灌、针对性刺激,反复重申不搞大水漫灌。现在随着形势转变,思路也有了明显转变。
但是现在的情况和13年前可有点不太一样。13年前采用强刺激,主要是应用于2008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增长需要,当时虽然有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
中国经济当时仍处于以历史罕见的高速增长时期,人口结构仍相对年轻,社会信心高涨,内外资投资火爆,互联网新经济仍处于扩张时期,作为支柱的房地产市场也高度活跃,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都非常积极乐观,需求在爆炸性增长。
外部,中美当时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非常稳健。中美科技交流强劲,外部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烈,中国产品一路畅通输往美欧日本东南亚等全世界。全球化正以空前的速度在中国人面前铺展开来,根本就没有新冷战和贸易战等这些担忧。
不像现在,虽然经济基础更雄厚了,但内外环境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明天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经济下行和外部冲突成为人们的普遍预期,大家的风险意识不断上升,都需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多手准备。
在整个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等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常规办法肯定不行,恢复采用强刺激很有必要。与此同时,因为整个基本面已经改变,重拾之前的强刺激办法能否达到之前那样的效果,也值得格外关注,需要科学理性分析。不管怎样,都希望经济能尽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