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能源大数据运营师,把数据的能效挖出来

政务   2024-12-21 18:58   浙江  
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深度专题《制造数字化催生新职业》,报道以近6分钟时长聚焦新职业——能源大数据运营师在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的实践。深度讲述能源大数据分析师通过采集、分析能源电力大数据服务政府决策,以及市域宏观、产业园区微观两个角度为行业及企业提升用能效率、优化用能策略的服务故事。


👇


“我们刚增容完的4000千伏变压器,我们可能会针对这个原有的供气提出一些新的需求”。上午9点多,在宁波这家生产企业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降低能耗的讨论正在进行。


这家企业专注于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和生产,前不久刚上了一套智能设备,他们特意邀请了严若婧的团队,希望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刚刚听您的介绍,发现我们现在是因为有增容,所以我们供气量也会在增加,在这方面首先我们肯定是要对这个管气的路径进行一个改造。”严若婧提出建议。


严若婧是一位能源大数据运营师,一年多前,她和团队把这家工厂的5个分布式空压站改为集中式空压站,运行至今,每年减少能耗1,500吨标煤、能效提升15%左右、年节电量530万千瓦时、电费减少390万元。不仅如此,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


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双碳项目经理表示,这个项目实施之前,可能需要专人去盯管,在时效性和管理方面可能会存在差异。现在可以减少些投入,从而降低这个管理上面的成本,也是经济效益的一个提升。


传统的压铸生产转变成了数字化的黑灯工厂,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在宁波,智能制造设备在各类企业的占比不断提高,节能降耗的需求也日益凸显。“能源大数据运营师,是要从海量的数据里,来帮助企业找到有用的价值,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能够提升他们的生产效率。”严若婧说道。


就在严若婧她们忙着商量管路改造的时候,同为能源大数据运营师的郭哲军,也正在赶往另一个客户那里。他刚接到电话,需要处理一个临时出现的数据异常问题。现在在大数据的状态下,是不是相关用户只要出现异常就会有明显的显示?记者问到。郭哲军介绍说:“我们设置了一个异常提醒的数据值,超过这个阀值,就会出现提醒信息。


宁波溪口气动智创产业园是一个气动零件生产的集散地,有近4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郭哲军很快来到了出现异常的这家企业的配电房,据企业负责人毛忠反映,自家企业的用电量最近莫名其妙的增加了不少。电费增出特别多,其中有几个月,电费比往月都要多支出几千元,那对我们企业来说成本也增加了。在电费增加之后,也去咨询过园区的管理方,他们也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仅是毛忠,负责园区整体运营管理的王夏飞也有类似的感觉。据她介绍,产业园的电力供应,原来主要依靠传统电网传输。今年初,为了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接入了屋顶光伏发电,没想到用电成本不降反升,这让王夏飞困惑不已。“好像是出现了一个问题,电表数字跳动的时候,我觉得不正常,当初也去咨询过建设电力设施的第三方,他们说是正常,但我总觉得这跳表不正常。我们这个地方大家都是集合在一起的,如果说电量损耗大了,就得公摊。”


从前遇到这样的问题,郭哲军只能凭经验,拿着检测工具一遍又一遍检查所有设施才能发现端倪,费时又费力。如今他动动手指在电脑上,随手调出过去几个月的用能数据后,很快就做出判断,光伏电站有部分设备没有调试好。


“大数据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如果没有一个专业人员去做分析,那么他只能是简单的用做一个计算,那其他的一些应用,可能也拓展不过去。因为需要把所有的数据都能融合起来,来做一个比较。”最近几年,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不断进入市场,供电方式变得多元化,郭哲军转型成了能源大数据运营师。

在宁波,能源大数据运营师已经在多个领域出现,他们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监测着宁波3,000多家年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运行情况。打破了当地煤电油气热等各类能源品种,原本相互独立的数据壁垒。让单一枯燥的数据活了起来,服务当地经济。“因为能源涉及的是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那么通过能源数据的运营,其实是能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宁波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戚浩金表示。

<<<



来源:《经济半小时》
编辑:王幕宾
校对:唐瑾瑾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讲述身边的事,讲述你我的事,讲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我们宁波电力人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