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后台系统、输入巡检任务、下达工作指令……潘桥电缆隧道内,一只通体银白、搭载双光摄像头和约1.2米长机械臂的“机器狗”收到指令后,稳步前进至任务点开展检测工作,而隧道顶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也正沿着轨道“呼呼”跑着,执行巡视任务。三年前,公司关于数字化无人巡检这一颇具科幻色彩的场景设想,如今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时间线倒回至2022年初,国网公司印发《高压电缆专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与电缆运检业务深度融合,实现高压电缆专业管理高质量发展。并于2024年末收官之际,组织专家组一行至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开展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单位调研评价工作。
三年来,公司以此为对标导向,围绕“本质安全水平、业务数字转型和人才队伍培养”三大主线,努力提升电缆专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服务宁波全面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为电网高质量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电缆力量,最终成功入选国家电网“管理杰出”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单位。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公司聚焦设备安全管理,围绕外破、火灾和隧道隐患“三张清单”,做深做细“党建+”举措,以“党建+重大保电”构建管线保护机制,对内实施党员“护线田长”挂牌履责,对外开展“合力护缆”党建联盟;以“党建+安全”完善支委会抓总、党小组分片包干、党员网格攻坚的三级安全管理矩阵,协同编织好预警保障网、现场防控网和流动宣传网,实现“分片包田、织网护线”模式下的三个“零”目标——火灾事故零发生、通道断面零丧失、大面积停电零出现。
“电缆运检作业时空有限、风险无限,现场安全管控重于泰山。”身为电缆运检中心安监专职,储源常常将“管住现场”挂在嘴边,强调扎实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另一关键是“人身安全保障”。
公司坚持以学习宣贯为导向抓好常态化安全警示教育,以技能锤炼为抓手落实作业人员安全和技能双准入,以管住现场为根本紧盯高处、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环节,严格执行检修“两化”管理,最终用实际行动将“安全为1,其他为0”这句口号变成现实。
如何构建高质效的电缆业务数字化转型路径?公司给出了“数据治理”这一关键举措。
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行动计划中,公司依托PMS3.0积极搭建高压电缆精益管理应用群,通过对电缆基础数据和在线监测、移动巡检等业务数据的全量采集接入,实现了电缆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智能巡检+集中监控”运检新模式,迈出了唤醒、整合数据资源的第一步。
自2022年开始高压电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一新周期后,公司加快电缆运检功能开发、新装备接入应用与数据联动迭代,推动“人机协同”“无人巡检”等模式落地,并在持续加强在线监测装置与基础台账同步管理的同时,相继完成通途路管廊以及育才、潘桥隧道智能化改造。公司将原本分布于不同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消防、环境监测等各类在线监测装置数据汇聚接入应用群“隧道综合监控”模块,与“设备状态监测”“通道安全监控”共同构成全景智慧监控体系,实现地下线缆全域监测“一张网”下的数据贯通,逐步为后续“电网一张图”电缆业务应用注入强大的“数据引擎”。
“2024年通过发挥‘集中监控’模式建设成效,我们一起及时处置220千伏电缆接地系统环流异常的事例入选了国家电网典型案例。”据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监控数据班班长罗先成介绍,在打破“数据孤岛”状态后,他们开始基于应用群数据底座,着手加强数据价值挖掘,于2023年在全省牵头研发、率先上线电缆健康评价和综合计划模块,通过全数字化手段强化后台对班组前端作业支撑,推进从“结果向”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过程向”的精益化管控。“当前我们还利用电缆运检业务数字化管理优势,积极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模块,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实现设备智能化全覆盖、业务数字化全线上和绩效数字化全应用。”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青工电缆附件安装专项培训,并将110千伏广金广成线市政迁改工程化作电缆青工的“练兵场”,对其实训学习成果开展一场“大考”。为培养更换“一段缆”、抢修“自己干”的硬实力,每年组织青工深度参与1-2项电缆迁改技改工程已经成为公司的惯例。
聚焦核心业务回归和自主实施能力提升,公司紧抓“工程实战”和“竞赛比武”两个关键,在高压电缆专业构建职业发展、成长通关、技能实训三大体系,通过“逐级进阶可视化、成长通关积分化和实训内容菜单化”加强青年员工“选育用”全过程管理,实现青工成长成才的精准化差异化复合型培养。
“按照公司为我们分阶段差异化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技能考评和能力进阶三张清单发展,我的专业技能基本功和自主检修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依托“进出站”“启航-领航-蓄水池”三段式培养机制和工匠学院“3+7”课程培育体系,电缆青工王劭均秉承以“现场为师”苦练技能,积极投身于各类技能实训、竞赛以及生产现场,入职仅四年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国网技术能手”。
基于这片肥沃的青年成长成才“土壤”,近三年公司电缆青工在国家级省级省公司级技能竞赛上累计获奖12人次,孵化国网技术能手1名、浙江金蓝领1名,同时可自主实施核心业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力争在未来两年内实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