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校长|冯志刚:追求教育的“高度”

美体   2024-12-16 17:01   上海  

讲坛一方,风雨兼程。在徐汇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校长,他们以高尚的师德为笔,以精湛的业务为墨,挥洒着对教育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日前,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特级校长评选结果揭晓,徐汇教育再添10位特级校长。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教育的筑梦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新晋特级校长冯志刚,聆听他的故事。



以智为帆 深耕数学三十余载

从一名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师,到第一位由中学教师担任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国国家队副领队,再到上海中学的领航者,从教34年,冯志刚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倾注于教育事业。


1990年,不满22岁的他以“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来到上海中学并承担数学班的教学任务。当时学校的数学竞赛成绩相较于其他名校有点“靠后”,他默默在心里设定目标,一定要让上中的成绩上一个台阶。



冯志刚开始铆着劲儿地深耕。他做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数学杂志上的题目,记录了1万多张题卡;他深研数学教学,将高等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他积极研读原版数学著作,发表有分量的数学文章,出版数百万字专著……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2002年,冯志刚被评为当时上海市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


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冯志刚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生的关爱,注重引导学生突破“高原期”,走出“迷茫期”,不断创造“飞跃期”。他培养了上千名数学强潜能学生,实现了学校IMO金牌零的突破。他所率领的团队,累计指导学生斩获IMO金牌共17人次,为全国最多。他深耕教学研究,出版了《初等数论》、《金牌之路——高中数学竞赛导引》(上下册)等专著,引领上海中学数学教育持续保持全市乃至全国的领先水平。


以爱为舵 引领学生破浪前行


在建构研究型、创新型基础教育名校的实践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拥有个性特长?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未来国之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冯志刚看来,人才培养需坚守“高度”和“标准”。一次开学典礼讲话中,他面向上海中学全体学生说,做事不一定要争第一,但“高度”一定要有。


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在科技活动中取得最高荣誉,这是一种“高度”。但是他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基于自身特质与潜能追求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永不服输,无畏前行。



学校引导更多学生尝试“学术”之路,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兴趣方向”的家国情怀,正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看清并且守住自己心目中的“高度”;然后在科学探究与学习的道路上,坚守做人、做事的“标准”,如此方能行得正、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坚守本色,作出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贡献。


勇立潮头 引领教育改革新风尚

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冯志刚敢于破旧立新、勇于担当。他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框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积极探索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与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育人关系,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中学不仅在国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培养未来领袖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他还积极推动学校育人经验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学校与云南弥勒、贵州遵义、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的教育支援交流,协助学校校长挂职锻炼、骨干教师跟岗实习等工作。


冯志刚深知教育无国界。他积极推动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他的引领下,上海中学国际部逐渐成为展示中国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和连接中外教育的桥梁。



在教育事业的征途上,冯志刚也在追求他的人生“高度”。




徐汇教育
徐汇教育源远流长,徐汇教育睿于创新!徐汇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前行!这里,将成为您了解徐汇教育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