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印象文案」又和大家见面啦!
发现好案例,知晓新事件,在一切事物里寻找可以启迪人心的生活灵感,「印象文案」系列持续为大家输出好内容。
生活处处是广告,广告亦处处照见生活。
找到一个闪光的案例,发现一句特别的文案,寻觅一句影视金句,关注一个热事件......在这里我们与广告为友,又不仅仅收获广告。
每月8句文案,让我们一起感受广告营销行业独特的魅力吧。2024,我还扑通扑通地活着,
抱抱我,我也抱抱你。
真的应该,对我说一声谢谢,
在小小的角落,留下了小小单位的美好。2024年的最后一天,小红书发布了一则“由用户自己创作”的年终总结,素材源于用户分享的真实生活瞬间,全片没有宏大叙事,但让人感受到“小而美”强大的力量感。记得在2024年,互联网上时常有这样的声音:“没关系,又活了一天,已经很棒了”。尽管有时这样的表达会被评判为“躺平”“消极”,但我却觉得,对个体来说,这恰好是太想好好生活了,可以从普通的日常中主动寻找正反馈,分明是很宝贵的品质,是缺失已久的“自我照顾”。小红书的文案回应了这样的社会情绪,让我们更加确信“小单位的美好”值得庆祝。“我们还扑通扑通地活着,抱抱我,我也抱抱你。”朴素的言语,描述的是鲜活的人。即便生活中仍有很多关卡需要去闯,但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链接也能让我们更有勇气继续向前走,哪怕只是一个隔空拥抱,释放出的善意也是巨大的能量。在此,也想分享前段时间一个小红书博主的祝福:“愿你仍然有为陌生人流泪的能力”。我想,人的情绪就是丰富的,如果我们很容易被微小事物触动,不要苛责自己的“高敏”,你只是在保护“对生活有感知力”的天赋。小红书,被称作“三亿人的生活指南”,看见真实的生活,也强化了自身的“线上生活社区平台”属性,更是天然的鼓励用户在此分享生活的行动号召。2024过去了,先对自己说声谢谢吧,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可以留下更多小美好。
2024年12月末,在静安寺地铁站内,亚朵酒店投放了一组文案。整体画面很简洁,却十分符合岁末年初交接之时人们的心境。亚朵用“不知道新的一年的风往哪儿吹”表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肯定,相比通常的“吉祥话”,这样的表达反而更能激起共鸣和接近大多数人真实的生活。它没有忽略那些真切存在的迷茫与疲惫,也没有消极抱怨,而是将原本沉重的东西化作轻盈又自由的风,在心理感知上,让人轻松许多,亦更好接受。紧接着,又及时搭建情感链接“反正我们来日有方长”,总觉得“来日方长”四个字,所表达的情感是更温润与含蓄的,在相对内敛的文化氛围中,这几个字带来的是一种柔和又绵长的温暖感,恰好呼应了下方那句“不期而遇的温暖”。其实,这也十分契合亚多的品牌理念“人文、温暖、有趣”。此外,亚多十分重视“社区化运营”,这一方式本质上也是让人与人之间有更紧密温暖的连接。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这句文案好似悄悄地让不同的人心中泛起了相同的情感涟漪,也算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隐形连接。
陕西考古博物馆的结束语这样写道:“让过去拥有未来”。过去,是馆藏在此地的文物,是承载于它们身上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接续的文明。未来,是很多个“明天”,也是“当下”。当我们走进博物馆,试图了解那些静态物品的背后故事时,会发现,它们是有温度的。透过它们,我们得以“穿梭时空”,探见那些我们不曾抵达但如此丰富的“过去”。那么,我们是否也是“过去”的牵引者。我们在当下看见的文物,便是“过去”的“未来”,然而,这个“未来”还可以更久远一些,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也成为“过去”。虽然文案仅有7个字,却用两个时间概念将历史的宏大叙事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让过去拥有未来”,是让历史被继续铭记与传承,也激励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生活,给未来留下些我们来过的痕迹。“苹果不去想橘子的问题,
甚至不想自己的问题,
只是顺着阳光的梯子,一路爬到树上。”
水果思考很少,水果只管生长,
希望你也一样。
2024年年末,新世相发起“晚安计划”,活动期间,报名者会每晚收到一条来自陌生人的晚安短信。短信引用了顾城的一首诗,借苹果和橘子,提醒我们很多时候,接近快乐和抵达目标只需要“专注”。其实,人在孩童时,状态和橘子、苹果很像,可以花很长时间观察一朵云的飘动,可以耐心等待一朵花的盛开,孩子的世界里好像没有标准、评判、对错、应该,只有“我想”,但却总能因为纯粹的好奇感知更浓烈的快乐、发现更新奇的事物。长大后,我们的脑子里越来越难同一时间只装下一件事,于是多了很多犹疑和瞻前顾后,消耗了很多精力“思考”,却难以迈出步伐,快乐和成就感随之大打折扣。当然,由于责任的不同,大人和小孩的世界本就不同,但也许可以有一些时刻,当我们陷入思维漩涡时,试着用橘子、苹果、孩童的方式看问题,反倒能豁然开朗。
文案源于数英广场的一则分享,看到时一个很大的感触是,“形式”也是一种语言。文案写在云朵状的载体上,似乎就更容易让人抬起头看看真实的云。跟着一片真实的云走,是不必等红绿灯也不必顾及方向的悠闲,与此时的山中景和自然心十分匹配。同时,眼前这朵假云,又起到标的物的作用,让人有可以随性闲逛的安心感,因为总有一朵“云”可以带我们回家。
晦朔合离,可谓之月。
月之盈亏,而成弦望。
银光旋动,光影流转。
朔弦晦望,终始相寻。在上海天文馆,有一个名为“朔弦晦望”的装置,描述了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无月的周期性变化,象征着生命、时间的循环往复。节选文段是作品的官方释义。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新月刚出现但不被看见,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弦”是农历每月第七或第八天,月亮呈半圆状,象征蓄力发展之势;“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月亮不可见,代表结束,业代表新生;“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是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代表圆满和繁盛。早在九百多年前苏轼就感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如今科技的发展足以帮助我们将月亮的运行轨迹了解清楚,但却仍然少有人有可以接受事物圆缺变化的豁达。
看着眼前的装置不停歇地转动、交叠出不同的形态,好像真切地感受到了“银光旋动,光影流转”,再抬头看看月亮,它的“朔弦晦望”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在人类可见的范围,它好像没什么不同,但月亮的每一次变化都看见不同的天地。尽管有“朔弦晦望”,但只要在“流动”,“新事物”便在不断诞生。如果人生恰好处在“朔晦之时”,不要忘记“终始相寻”,你只需流动起来。
Jessica Tina Mark Jeffery,
侬要按时切饭噢!
抽象只是表象,关怀才是本体。
三九胃泰在上海地铁站投放一组线下广告,因过于抽象反倒被爆赞。网友热评:“感觉我小时候它抱过我”。巧了,这种“被抱过”的感觉不就是品牌想要表达的“关怀才是本体”嘛。如同前文提到的“形式”也是一种语言,广告语言往往是一种组合创意表达。先看画面,浓浓的“长辈风”,大老远就能看见,辨识度极高;再看文案,话是上海话,名是英文名,但不管你来自哪里,都有种莫名亲切感,毕竟上海打工人身边要找到一个Jessica/Tina/Mark/Jeffery真的挺容易的。画面和文案单独来看,似乎都有一种夸张感,但两者加在一块,就“负负得正”了,形式上的抽象让人更容易将重点放在文案的趣味性上,文案虽然玩梗,但又不是无中生有,易懂、有代入感。此外,另一边的补充文案也恰到好处:“抽象只是表象,关怀才是本体”,既不减损广告整体的趣味性,又可以传达品牌核心理念,品牌身影的自然出现,亦可减少广告被“一笑而过”的情况,提升营销效率。
相信这句话大家已经听了很多次也夸了很多次,所以在此我就不谈文案本身,想聊聊文案后面的群像。这句话源于大冰快手直播间一次8分中的连麦,一位阿姨,从小就希望出去走走,但从13岁开始便一直困于种地、家务琐事等,如今60岁的她终于下定决心“种完麦子就往南走”。这句话爆火后,我在各社交平台的评论区翻阅了很久,其中有一条评论这样写道:“她不是我的妈妈,但她不是我妈妈吗?”我想,这便是“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爆火的原因,且不说我们是否从麦子阿姨身上看见周围人了身影,“做完/忙完……我就……”这样的句式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特别熟悉呢?人们从麦子阿姨身上看见的是很多个普通人的画像,它有着生活粗砺的质感,却也不失由热情、期望、人与人之间互助调和而成的明亮底色。所以,我们为麦子阿姨等了60年的出发感到遗憾,也为她终于出发感到欣喜。我们祝福她,感动于此,大概也是为自己那些无奈、迟疑的瞬间而感到遗憾,却也因此确信“现在不晚”。希望你不必等到XX之后,就有出发的自由,如果没有,愿你的火焰不被熄灭。2024年度最后一期的印象文案到此结束。
很感谢屏幕前素未谋面的你陪伴这个栏目又走过了一年,这里关于广告,但不只有广告,因为我们始终相信热烈的生活、丰富的日常会成就最好的广告!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往期回顾】
百万广告营销人,都用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