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权益市场冲高回落,整体振幅收窄,成交量收缩,全周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5,230亿元左右。风格上,整体上价值优于成长,大盘跑赢小盘。行业上,通信、电子、银行等行业表现靠前;轻工制造、房地产、建筑材料等表现靠后。
宏观回顾:
经济进一步修复仍需增量刺激
11月经济数据显示,短期内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但斜率明显有所平缓,核心原因或在于经济进一步复苏仍需增量刺激。与10月份对比,11月经济数据结构分化较大,工增、地产销售的情况相对更好,社零、出口数据相对更弱。消费数据表现低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双十一”大促提前,导致10月消费数据偏强而11月偏弱。
经济数据的结构性表现正在向政策转向之前的经济状态靠拢。9月以来政策转向对经济的拉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工业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产需;二是房地产销售回暖,对经济的拖累减小。从11月经济数据来看,第一条传导路径的效果或有所走弱,而第二条路径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往后展望,政策能否加速加码发力或是经济修复斜率是否陡峭的关键。
海外方面,上周公布的11月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GDPNow模型下调2024年Q4美国增长预期,分析师调查上调2025年美国增长和通胀预期。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鹰派降息,当前市场对后续降息预期偏谨慎,但202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整体可能会面临先松后紧的压力。此外,美国政府关门危机再度“有惊无险”,但债务上限等问题悬而未决,预计未来仍将成为两党博弈的焦点之一,而共和党在新一届众议院中的微弱优势也使得特朗普“百日新政”期的政策落地力度仍待持续观察。
投资策略:
关注产业主题和科技周期进展
目前市场状态处于流动性充裕、基本面弱修复但有改善预期、政策有望加码但落地显效尚需等待、市场风险偏好从高位略有回落、外部风险事件短期暂未暴露的阶段。因此,当前市场更多表现为在有底部支撑的同时,活跃资金寻找能有阶段性共识的方向做进攻,机构资金偏防御并寻找明年基本面有支撑的板块。
在年底,在央行降准政策可能落地、部分机构资金抢排名等因素作用下,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的跨年短期行情。回顾历史,这种短线躁动主线主要分为四类:1)通胀链,例如2011、2012、2016、2017、2021年,通胀处于高水平,周期行业表现较好;2)产业刺激政策,有新的产业政策带动短期产业行情上行;3)科技周期,短期内新技术的爆点带动科技行情“炒作”;4)经济景气改善。从目前情况来看,产业刺激政策和科技周期主线的可能性更高,可持续关注新的产业政策文件、国内产业主题热度和AI相关主题的新进展。
风格方面,短期内大小盘的交易热度差距来到历史较大水平,未来差距收敛的可能性较大,但中期来看,目前仍不具备大盘风格快速回归并带动市场趋势性上涨行情的条件。从历史经验看,大盘风格回归往往需要看见基本面的预期或实质性的改善,目前预计大盘风格可能在明年3月开始有所表现,但需要等待数据验证。
总结来看,随着重要会议逐步落地,短期内市场缺乏新的催化,难以形成持续的大趋势性行情。从当前时间点到明年3月份之前,市场或难以围绕基本面进行展开,但同时,短期内市场风险可能不大,可能的降准叠加资金年底冲业绩的行为可能推动“行业轮动+主题炒作”行情持续,可关注产业主题和科技周期的进展。
短期内,受益于整体无风险利率的下调以及险资的开年抢配,高股息分红板块或值得关注。
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可以关注的板块包括:1)并购重组浪潮下有望质量提升与盈利扩大的上市公司,如券商、军工等;2)新增资本开支持续回落时间较长、产能出清临近拐点或者库存分位数已经足够低、政策出清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新能源电池、军工电子等;3)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半导体(前端设备与材料)、医药(高端医疗设备及耗材、创新药)、信创系统等,以及把握国家资源命脉的核心央企板块;4)智能化发展浪潮下的自动驾驶、智能硬件、机器人等;5)政策刺激的内需板块,包括新能源车、服务消费等板块。
喜欢这篇点个赞,告诉我们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