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市大炮台山正八边形碉堡

文摘   2024-12-25 00:00   黑龙江  

       黑龙江省穆棱市的大炮台山,是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在市政府八面通镇所在地附近最高的一座山,海拔550米。

       之所以叫大炮台山,是1933年1月日本侵华侵占当时的穆棱县后,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前,在该处建立过一个重炮阵地。
      现在这个炮阵地,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一座当时建的正八边形碉堡。

      碉堡在山顶的最高处,其下面的山体由红色和少量黑灰色的火山岩中的浮岩构成。
      碉堡西侧从南到北的向下十几米的山体都已被开采挖掘,碉堡的南和北面也有部分被挖掘开采。

      如今的碉堡南和北面不到十几米就是人工开采而形成的十几米高的悬崖峭壁,正西面是长有灌木比较陡的山坡。
      这座正八边形碉堡,底边长两步半,约2.5米,高2.5米多。顶上每边长两步,约2米,从垂直壁向上内斜边长约1米。东北方向有一个门,门宽约1米,门高1.8米左右,门所在碉堡壁厚1米多。

      碉堡八个面,除有门的面外,都有距离地面1米半左右的观察和射击孔。平的八边形碉堡顶,靠近南边有一个正方体形孔,边长15厘米左右。

      射击和观察孔长方形,采取外宽里窄的三层缩进式,最外长1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里面宽10厘米、长半米左右。观察和射击孔中,南、西南、西三个外面被砸损较严重,其他4个保持完好。

      碉堡门和其右侧两个面及左侧面顶部距离地面最高,目测有2米半多高,其他边所在面可能因为堆积砂石等,顶部距离地面只有1.8米到2米左右。

     这个碉堡,是日本侵略者1931年9月18日开始侵略我国东北后,1933年1月侵占穆棱后到二战结束期间留下的罪证之一。具体年份暂时没有查到相关史料等资料,只能用这个时间范围来圈定。

       该碉堡,通过破损面能够看到,有浮岩、玄武岩、鹅卵石、砂岩等多种成分,分析应是就地取砂石,加上1厘米多粗螺纹钢、水泥而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每一次到这里看到这座碉堡,不由得想起所了解的那段被侵略的历史,也接受了一次爱国教育。

      2024年12月21日,深冬又一次来到大炮台山的碉堡前,今后,还要多到这里。

       穆棱市大炮台山,还有更多值得了解的历史,下期将进行介绍。

宜见者
作为黑龙江省穆棱河流域的一石头、捡石头和户外活动爱好者,对木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石器、陨石等非常有兴趣,也喜欢拍摄自然风光等,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认识和观点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