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对于地球上发现有些化石、岩石,无法用地球上岩石的形成、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时,可以从地外星体来的岩石——陨石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此也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和途径等。
本文从我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科茎干化石所存在的几个疑问出发,根据该类化石的外观特征完全具备陨石主要特征,从而得出该类植物化石是化石陨石的研究发现。
这个化石陨石的研究发现,虽然仅仅是根据外观特征来进行研究分析,尚缺少其他论证,但这足以提醒有的科研工作者,要有跨学科思维,同时,在科研工作中,要树立另辟蹊径意识。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能试着跳出习惯性思维等限制……
2014年至2020年,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海伦等地发现了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黑龙江省也是在我国境内唯一发现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的地区,其科研成果在国内科研期刊发表并公开发布。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网站以《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展的松辽盆地白垩纪树蕨植物群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关注》为题目,报道了2020年12月18日,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黑龙江省海伦市政府在哈尔滨联合主办的“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会”。
发布会上指出,黑龙江海伦古生物群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以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为主的生物群。目前已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
会上发布了海伦大峡谷生物群研究成果。经近两年考察发现,黑龙江地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出产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的地区;海伦是黑龙江地区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出产量和个体较大的化石产地,最接近化石源产地,化石类群丰富包括蕨类植物登普斯基蕨科、桫椤科、紫萁科,裸子植物苏铁类、松柏类,也有爬行动物化石。
发布会还详细介绍了关于松辽盆地白垩纪树蕨植物群近期研究进展及学术成果。
2014年起,相关研究团队开始聚焦该地区白垩纪植物茎干化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建立了1个新属5个新种,首次在我国发现了类群丰富的白垩纪树蕨植物群。2017年,首次在我国境内发现桫椤科茎干化石和张氏登普斯基蕨。(注:2017年3月,我国科研人员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境内发现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桫椤科茎干化石)2019年发现了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和紫萁科革叶紫萁属茎干化石。2020年发现了紫萁科紫萁茎属茎干化石。
作为木化石、桫椤等古蕨类植物茎干化石和陨石爱好者,对我国研究人员在黑龙江省海伦、克山等地发现的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的源产地等,一直存有疑问。
以下是对2017年中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科茎干化石的几点疑问。
疑问一、未发现较完整的桫椤化石
根据2017年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中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科茎干化石》(DOI:10.3975/cagsb.2017.02.05年份:2017,以下简称《论文》)论文。对该论文的摘要摘录如下:
白垩纪桫椤科矿化茎干化石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的发现为解决桫椤科植物在松辽盆地存在与否的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该化石为桫椤科树蕨植物的茎干片段,包括髓、网状中柱、皮层,分体中柱的横截面呈U、W或S形,外围具有厚壁组织鞘,分体中柱末端朝向髓部或者皮层。髓和皮层由薄壁组织组成, 其中分布有许多维管束和根。创伤组织在髓中常见。当前化石是我国第一个桫椤科茎干化石记录。
《论文》所用桫椤茎干化石样本,结合本人亲自发现和对在黑龙江省海伦、克山、穆棱、东宁、拜泉等地发现的同类大量桫椤茎干化石情况,经过研究发现这类桫椤茎干实体化石,只是桫椤植物的一部分,并不是比较完整的桫椤植物化石。
自我国科研人员2017年3月首次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境内发现桫椤茎干化石,并作为样本研究,也就是《论文》的研究样本,截至2024年12月10日,也未曾有任何发现比较完整的桫椤植物化石的相关论文和新闻报道情况。
在我国黑龙江省区域内,只发现桫椤植物部分茎干实体化石,而没有发现相对完整的桫椤植物化石,对于论证该化石植物桫椤是该区域在白垩纪或更早地质年代生长在该区域的物种,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疑问二、未发现桫椤茎干化石源产地
在黑龙江省海伦、克山发现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相关新闻报道和论文中,都没有对发现该类植物化石的地层及化石所处岩层、岩石等情况做较详细的介绍或说明。
本人在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河流域发现的桫椤等古树蕨植物茎干化石三十多块,本地其他桫椤化石爱好者所发现的大量桫椤茎干化石等,也都是在穆棱河流域内的滩、沙场沙堆和山地等发现,并没有通过明确的白垩纪地层挖掘发现桫椤茎干等化石的情况。
已知化石主要存在沉积岩和少量低级变质岩中,受地壳变动、搬运等作用,化石会与其形成和存在的地层、岩层等分离,从而会在形成和最初存在地之外被发现。
按照唯物辩证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通过已发现化石,在发现地一定范围区域的相应地层中,应该可以找到其他相同的化石。
更何况公开发布会上介绍指出:海伦是黑龙江地区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出产量和个体较大的化石产地,最接近化石源产地,化石类群丰富包括蕨类植物登普斯基蕨科、桫椤科、紫萁科,裸子植物苏铁类、松柏类,也有爬行动物化石。
在此介绍中,“海伦是黑龙江地区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出产量和个体较大的化石产地。”但并没有详细介绍发现所指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的地层年代等情况。根据其他相关报道,发现的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等化石,多发现于海伦大峡谷的河道和河滩。
《黑龙江日报客户端》2020年12月24日,以《海伦大峡谷化石里的白垩纪密码》为题,介绍了相关研究发现情况,提到了发现地——海伦大峡谷。现将有关介绍摘录如下:
“12月18日(2020年),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化石的调查成果正式对外发布,人们在此随手捡拾的石头,有些被证明来自约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包括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
“1969年,当时的海伦县,为了保障县区供水和农田灌溉需要,人工挖出了一条长6公里、深15米的饮水河道。经过多年的河水冲刷,渐渐就形成了现在这座长11公里、宽320米、最深处有120米的海伦大峡谷。每当洪水过后、山体滑坡、河道冲洗之后,河床中的石头就会显露出来。”
补充说明的是,海伦大峡谷距海伦市区75公里,在井家店林场施业区内。
“2017年3月,我国研究团队首次在克山县境内发现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桫椤科茎干化石,经过研究确定是桫椤科植物的早期代表(祖先类群),……”
“化石源头在哪里?什么样的环境造就如此多的植物化石及其他脊椎动物在这里生活?登普斯基蕨为什么消失?这一植物群与世界其他地区植物群有什么关系?这些古生物是怎么死亡的?为什么有些是异地埋藏,搬运距离有多远?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动植物集中异地埋藏在这里?
珍贵化石述说着地球的历史沧桑,面对古生物化石的不断现身,专家们引领着众多探寻者不断前行,解答一个个谜团。”
对于2017年首次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和后来在海伦发现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的情况,关于桫椤茎干化石发现的地层及所存在周围岩石等情况,都没有找到相关介绍。
在这篇报道中,提出了对黑龙江省海伦、克山等地发现的白垩纪化石源头在哪里等多个疑问。
发布会指出“最接近化石源产地”。化石源产地,是指化石形成的地理位置,通常与特定的地质时期和生物群落相关。“最接近化石原产地”,等同于并未找到桫椤化石形成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未找到桫椤化石源产地。
疑问三、未对桫椤茎干化石成分检测
很多化石爱好者都知道,化石属于地球三大类岩石中的变质岩,对化石成分的检测分析,能够对化石形成的环境、物质交代、物质组成等进行多项研究,从而得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从相关论文发表至今,对发现的该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的成分检测情况,相关论文中未提及,也没有发现相关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
对发现的该桫椤茎干化石成分检测不应是可有可无,对于相关科研工作,这是必须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成分检测,能够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科研内容等,也能解决一些疑问和困惑。
疑问四、未有分析论证桫椤茎干化石外观特征的成因
与《论文》所研究的样本及在黑龙江省发现的其他类似的桫椤茎干化石原石,虽然个体体量、形状、外观质地等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表面圆滑、指甲纹、条带、裂纹、孔洞、较平的面等这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该《论文》内容中未有分析论证,至今也未见相关的最新研究分析结果的报道等。
而这些外观特征,恰恰是与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植物化石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其与其他沉积岩中发现植物化石的极大差异性,需要科研人员予以深入研究分析,得出让人信服的科学论证和研究结论,从而为寻找化石源产地等提供参考和依据等。
基于对我国境内唯一(克山首次)发现的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存在以上未发现、未找到、为检测和未论证等多个疑问,笔者结合自己对相关植物化石和陨石的研究,坚持力所能及地,从外观特征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该桫椤茎干化石和该类桫椤茎干化石是陨石,也就是桫椤茎干化石陨石,其化石源产地应是地外星体。
该研究采取看图观察分析对比与参照认真研究其他同类桫椤茎干化石,与陨石形成过程产生的外观特征等,进行仔细观察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
对作为研究样本的黑龙江省克山发现的桫椤茎干化石在百度百科上的图片,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其原石表面圆润,无尖锐棱角,有流线型坑和条带纹,不同质地出现凹凸结构,截面较平,黑色部分具有密布指甲纹等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科研人员第一次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的桫椤茎干化石,在黑龙江省地区内同类的桫椤茎干化石数量很多。这也为看图观察鉴别提供了同类实物依据成为可能和有力依据。
该桫椤茎干化石图片所观察到的一些外观特征,与陨石所具有落地面、落地产生的裂纹、熔沟、气印(指甲纹)、溶洞、高温燃烧痕和熔流纹等特征完全相同,从而根据该化石的外观特征,得出该类桫椤茎干化石是桫椤茎干化石陨石的研究结论。
作为一名化石、陨石爱好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我国科研人员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境内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茎干化石是桫椤茎干化石陨石的研究结论。
虽然这个研究发现,很难让一些人接受,但这是通过对陨石形成过程产生的外观等主要特征与桫椤茎干化石的外观特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对比后,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研究发现,而不是凭空而来。相信再通过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能够给出一个科学的鉴定结论。
研究发现该类桫椤茎干化石是化石陨石,那么对该类桫椤茎干化石人们的大多数疑问都会有一个通过地外星体植物化石来给与解答。
同时,桫椤茎干化石陨石的研究发现,会推进其他类似植物化石陨石的科学研究,也必将推进人类对地外星体及其植物、智慧生命等生物的研究探索。
我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桫椤科茎干化石是陨石,那么其就可能来自地外星体,更期待在黑龙江省能找到该桫椤茎干化石源产地,相信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距离找到其化石源产地也就不远了!
2024年12月9日初稿11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