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雪烟囱,还是通过在家乡发现的雪烟囱而不知道其名称,然后到互联网上搜索自然奇观才开始的。
最著名的雪烟囱,当然要属南极的雪烟囱了。南极的雪烟囱,因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利于雪烟囱形成非常大的体量。
当然,国内也有报道阿尔山的雪烟囱,但通过图片等介绍,照比南极洲的雪烟囱要稍微逊色一些。但因为人比较容易去观赏,也算是其一大优势。
雪烟囱,就是地下的气体溢出地面,在通道周围由冰雪、凇等聚集形成像烟囱形状的固态物质。
雪烟囱,形如其名,有的中间有一个气体通道,有的有多个通道,有的高大耸立,有的矮小一簇或多簇。
雪烟囱的形成,有的是地下的气体,如休眠火山排出的气体;有的是一些生物质发酵等产生的一定温度的气体,等等。
雪烟囱形成,还需要有一定的温度,也就是能够让气体凝结,有的凝结成较大的冰晶,有的形成凇。如果气体通道被厚厚积雪覆盖,形成的雪烟囱,可能会更巨大壮观一些。
2025年1月12日,周日,新的一年,第一次到家乡黑龙江省穆棱市四平山寻访雪烟囱。
四平山是一座部分被开采的休眠火山,在开采过堆积的石碓,还有未被开采的山体,仔细寻找都能找到一些排气通道。
在寒冷的冬季,光线好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到从地下冒出的缕缕白气。
奔着白气去找,首先看到的是气体周围的植物等上面,会挂着很多很厚的凇。洁白的凇,随风轻轻摇摆,让人担心会破坏了其优美而不忍心到近前。在气体的最下面,则是各种形态的雪烟囱。
2025年以来,四平山少雪并且不大寒冷,见到的众多雪烟囱都不是很大,但其硕大的凇仍旧那么洁白而多姿。
到雪烟囱近前并不容易,因为石碓的碎石边缘非常尖锐,石块又多而容易滑动,要格外小心才好。
随着四平山采石的不断挖掘开采,山顶的一些自然植被又有大量被挖掘掉,分析开春后很难看到以前成片的紫色白头翁了。这让自己看到这个情况心情一下子低落下来。
趁着还有雪烟囱,过段时间有空闲,还要再多欣赏一下今年的雪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