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的熔粒等外观特征应具多样性

文摘   2025-01-31 00:00   黑龙江  

欣赏一块石头,宏观与微观并举会有更多的发现和乐趣。所谓宏观欣赏石头,就是裸眼观察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构造等。微观欣赏石头,一般爱好者就是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欣赏石头的较细微的结构等。

通过一些地球上固体物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特征,用比较法来尝试全面认识陨石的一些特征。这个比较分析过程,有时就需要有用微观观察。
今天分享这块石头,颜色黑中带灰,最长10厘米,最宽近4厘米,最厚3厘米,整体看近长方体。


              相对面照

该石表面密集灰色凹陷线条围绕着稍凸起的黑而发亮的圆状、不规则状表面圆滑结构,有的凸起还聚集成最大直径1厘米多的圆形。


                侧面照

较粗而长的褐色线条稍凸起,有的表面有小的圆坑,用放大镜观察,有的经脉稍凸起,颜色浅褐色有光泽,部分表面有不明显的燃烧痕。

该石表面有褐色裂纹,最长的一条7厘米多的褐色裂纹在相邻的几个面上。
没亲眼见过高温燃烧的石头的样子,采取比较法,用一些木质燃烧到一定阶段的表面特征来分析推测该石表面的情况,认为这些类似经脉的线纹和粒状、表面圆滑的小块状结构,应该是经历过高温环境条件而形成。
为此,这些线纹、粒状、圆坑等结构,可以用陨石的熔流纹、熔粒、熔坑来称谓。
进一步拓展一下思维认识,陨石的熔粒、熔坑、熔流纹,应与在一个大气压下、相对静止等环境下,一些固态物质在能够熔融燃烧的一定时间高温条件下,然后凝固所形成的一些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
为此,陨石的熔粒、熔坑、熔流纹等,也会因不同的组成和所处的压力、温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相似和不同。也就是说,正确认识陨石的熔粒、熔壳、熔流纹、熔坑等,不能完全比较已知的目击陨石的一些主要特征。

宜见者
作为黑龙江省穆棱河流域的一石头、捡石头和户外活动爱好者,对木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石器、陨石等非常有兴趣,也喜欢拍摄自然风光等,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认识和观点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