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7点多从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家中骑小轮折叠自行车出发,出小镇后在黑龙江省道206线钟山大桥南左转,穿过钟山村向东南几百米,再穿过331国道,进入向东南的唯一乡道一直向东南前进。
因为之前走过这条路想去大炮台山,但一直没有到达过,所以边走边欣赏这个山沟的景色,并常常停下来拍照,耗时也就比较多。
穿过331国道后沿着乡道向东南走,经过路上第一条横沟时已经接近8点。
东进的路,总体是上坡路,再加路上还经过三四处横沟形成的冰湖路面,所以会骑行与推行并举。
在接近8点40多时,开始徒步向沟顶行进,9点时到达山顶。
到了沟顶后,能看到所在位置东北方向的大炮台山。然后,不管田地沟壑和积雪难行径直而往。
穿过山脚到顶上的针阔混交林,9点40分到达大炮台山山顶,也就是标志性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正八边形碉堡。
没有测量,估计一下八面通镇政府所在地中心位置到大炮台山顶,直线距离在10公里左右。
为了仔细观察这座山山顶产的火山岩,在顶端的人工采挖形成的悬崖边,挖取了两小块红色的火山岩。
下到10几米的山底下,在开采的山体剖面,又挖取了几块火山岩,其中有一块灰中略带红色的,还有一个内核近橄榄形的。
这些火山岩,无论是红色深浅,还是灰色带红,都布满蜂窝状的结构。不同的是蜂窝个体体积大小和蜂窝壁薄厚各异。
有的火山岩,外层还具有层片状的熔流纹,除橄榄形个体外,其他火山岩都很轻,也就是火山浮石。这些刚从山体上采的浮石,表面很脆弱,拿取中有的会掉落一些碎屑,并且非常刮手。
仔细观察这些火山岩浮石,蜂窝壁等没有发现燃烧留下的黑色或褐色痕迹。
《百度百科》关于浮石的介绍:浮石又称轻石或浮岩,容重小(0.3-0.4)是一种多孔、轻质的玻璃质酸性火山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流纹岩。此处的浮岩是由于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其气孔体积占岩石体积的50%以上。浮石表面粗糙,颗粒容重为450kg/立方米,松散容重为250kg/立方米左右,天然浮石孔隙率为7l.8—81%,吸水率为50-60%。因孔隙多、质量轻、容重小于1克/立方厘米,能浮于水面而得名。它的特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酸碱、耐腐蚀,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的产品。
黑龙江省穆棱市大炮台山,是发源于吉林省的长白山脉支脉老爷岭山脉的一座海拔550米的山岭,大炮台山名字因1933年1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当时的穆棱县后,在此山设有一个炮兵阵地而得名。
当人们提到穆棱市大炮台山时,一定要知道和牢记日本侵略者在1931年9月18日之后,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和犯下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