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石头,仍旧是发现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域内穆棱河河道中。
该石一面黝黑发亮如墨一般,另一面黑灰色混有褐色,表面都不平整的不规则扁长块状,周长20厘米左右,最厚2.5厘米,最薄1厘米左右,一端有较清晰的断面。
该石表面有清晰的同向粗细不一、时断时续的20多条环绕的线状沟,其中最宽的0.2厘米,最深的线沟均1毫米左右,两个面的线沟在整个石头表面连续环绕。
熔沟内壁表面布满熔坑,看起来凹凸有致,个别线沟壁有黑亮的熔壳痕。
线沟内熔坑更深而清晰,石头表面熔壳较浅,个别线沟内的熔坑似有同向性。用放大镜观察该石表面的熔坑,多是小圆坑。
其中颜色较浅的较大的石面,上面有两三条总长六七厘米的不明显的褐色裂纹,三条0.3厘米长平行的线沟横切石头长长线沟。
该石断面黑色有光泽,一条裂隙有褐色痕迹,一处平面有斑状褐色。
该石断面的对面比较完好的一端表面,有相连的褐色发亮的晶体线面。
该石的环绕线沟、布满的熔坑和熔融痕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慢慢去探寻,但其如今的模样,已经让笔者大开眼界,特分享给喜爱石头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