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已定!撸起袖子,未来“海曙”这样干!千年罗城、空铁新城、姚江南岸、月塘东......

楼市   2025-01-03 00:56   浙江  

近期,海曙区持续升温,跨年盛况彰显其作为宁波市中心的不凡地位。

海曙罗城在更新中巩固商贸核心地位,天一商业圈影响力覆盖全城。

1月1日新年伊始,天一广场万球齐飞,瞬间吸引超10万游客,全天客流量预计达50万人次,共庆新年。

在这欢庆时刻,备受瞩目的海曙国土空间规划(批后公布)新年出炉,为海曙未来十多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简要解析规划要点~

此次,规划范围覆盖海曙区全域及其中心城区,全域涵盖9街道、7镇、1乡,而中心城区则依据市级规划确定,涉及约142平方公里,包括所有街道及高桥镇、集士港镇、古林镇、洞桥镇等4镇的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区。

规划期限自2021年至2035年,以2020年为基准年,近期目标至2025年,并设有至2050年的远景规划。

最新的海曙定位与先前批前公示的内容大致相同,围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总体定位,海曙区致力于成为都市枢纽门户区、千年甬城核心区、数字经济创新区及共同富裕样板区。

规划目标为:至2025年,加速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实力,推动科创城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美丽海曙,增进民生福祉;

至2035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形成功能明确、绿色低碳、韧性安全的国土空间格局,显著提升空间承载能力;

至2050年,海曙将成为具备国内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

海曙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强化底线约束,确保至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9.60万亩),同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146.34平方千米。

此外,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区(海曙部分)及主要城镇集聚,促进城镇空间高效紧凑布局,海曙区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将控制在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4636倍以内。

海曙区依据《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及《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其作为城市化优势地区的定位,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分出13个城市化优势地区(涵盖中心城区海曙部分的乡镇街道)、3个城市化潜力地区(临近中心城区的乡镇)及1个生态经济地区(章水镇,附加类型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上,海曙区秉持“人城产”理念,突出拥水发展,形成“山水相拥人文城、一城四片大花园”的总体格局;

“一城”为宁波中心城区(海曙部分),落实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江口活动区城市主中心、姚江两岸和宁波枢纽两大城市副中心;

“四片”为中心城区(海曙部分)内的千年罗城、空铁新城、姚江南岸、月塘东四大片区,推动城市能级全面跃升;

“大花园”以四明山片区为主要载体,以浙东唐诗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以宁波植物园(海曙山地园)为亮点,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地。

海曙区农业空间布局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为原则,依托“五乡五最”特色产业——中国蔺草之乡、浙贝之乡、竹笋之乡、桂花之乡、樱花之乡,以及古林蔺草、樟村浙贝、中华锦鲤、杖锡樱花、稻田青龙等五大产业,构建“一核三区六园多点”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为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区”涵盖都市农业生态休闲区、现代农林特色精品区、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区;

“六园”包括古林现代都市农业集聚园等六个农业园区,“多点”则涉及古林镇等国家级、省级产业强镇及多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等,全面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

海曙区生态空间融入区域网络,形成“一脉一环、两江三塘河”的格局,其中“一脉”指四明山脉生态资源富集区,强化山体保育与水源保护;

“一环”为环城郊野环,旨在打造农文旅共富带;“两江”沿姚江、奉化江构建生态走廊,满足城市滨水休闲需求;

“三塘河”即西塘河、南塘河、中塘河(西乡),注重治水通河与文化景观融合。

海曙区城镇空间实施“东优化、中聚合、西提升”战略,形成“一城四镇、两轴三沿”格局。

中心城区(海曙部分)作为核心,提升能级,强化服务职能;

四个外围乡镇则提升功能,促进城乡融合。南北向、东西向两条发展轴强化区域协同,沿山、沿水、沿路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能级新跨越。

在综合交通方面,海曙区致力于构建“国内广泛链接、长三角快速直达、内部一体融合、绿色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以支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建设。

该体系打造门户枢纽和绿色交通典范,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市域重点板块1小时通达及中心城区重点板块1小时通勤全覆盖。

具体措施包括提升栎社机场航线网络、拓展对外铁路布局、构建高速公路网,并打造高标准、一体化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

在本轮海曙区新规划批后公布之际,众多粉丝与社群成员迅速通过私信表达了对本平台分析的期待。

基于此,本人在外出归来后加班简要解析了新海曙的规划。

海曙区的定位依然较高,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并涵盖了“市枢纽门户区、千年甬城核心区、数字经济创新区、共同富裕样板区”等多重功能定位。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下,姚江南岸、月塘东、宁波枢纽、集士港、洞桥东与石碶等区域被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并与主城区相连,标志着这些区域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针对宁波枢纽中机场四期区域存在黄色永久基本农田的疑问,需明确的是,永久基本农田在特定条件下,如重大建设项目(包括机场与铁路项目等)中,是可以被占用的。

这一规划并不意味着宁波枢纽是半拉子工程,此前的谣言不攻自破。

因此,黄色区块下的机场四期区域在后续是可以进行建设的!

在国土空间格局规划中,海曙区强调了主中心与副中心的布局。

主中心围绕三江口的千年罗城区域,其发展已趋成熟,未来主要进行城市更新。

副中心则包括姚江两岸及宁波枢纽,两者均承载市级层面的未来使命。

姚江南岸将重点发展文化与宜居功能,并规划新宁波博物馆主馆。

宁波枢纽作为市级重要交通枢纽,被定位为空铁新城,涵盖环城西路南侧至洞桥区域。

月塘东区域虽未被定义为副中心,但已确定为海曙未来行政中心,并围绕该区域规划市级区级重点项目,如市体育公园等。

因此,高桥区域将形成双核驱动,即市级层面的姚江两岸与区级层面的月塘东。

未来,高桥以及几个重要乡镇街道的设立及行政区域的优化调整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新规划的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图,发展轴线主要呈现为南北向与东西向的十字型布局。

南北轴线连接姚江两岸(南岸)至宁波枢纽,东西轴线则贯穿三江口至四明山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月塘东恰好位于这一十字轴线的中心,其未来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新星、集士港、布政及丁家均为关键发展区域。

值得提及的是,月塘东西与集士港北侧的三角区域,即原先海曙区较为关注的广德湖区域,并未纳入当前整体规划,这预示着该区域将作为未来的发展预留拓展空间。

其启用将依据海曙区的发展进程,在接近饱和状态时才会被考虑,至于具体时间则尚无法确定。

在海曙区的综合交通规划中,主要的高速公路与铁路线路布局与此前公示稿基本一致,未出现显著变动。

然而,宁波枢纽南侧新增的两条高速规划线(以虚线标示)成为高速路网的关键节点,其设计初衷兼具双重服务功能:一是为宁波枢纽南片区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连接,二是强化空港物流园区的交通支撑,促进物流运输效率的提升。

至于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可参考先前已获批准的宁波轨道交通规划文件。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此次规划中明确标注了市域线的走向,此举不仅有助于明确区域间快速连接的脉络,也为未来城市空间拓展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市域线的引入,将进一步增强海曙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动性,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总体而言,本轮规划为海曙区带来了显著的城镇开发边界用地增量,这标志着在未来十数年间,海曙将摆脱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加速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建设进程。

凭借市级层面重点打造的宁波枢纽项目,海曙区将能够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于千年罗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姚江南岸以及月塘东核心区域的综合开发发展,这些重点区域的建设目标清晰明确,为海曙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需正视的是,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投资环境趋于严峻,资本流动性减弱,这对后续规划项目的落地实施构成了一定挑战。

因此,在推进各项建设任务时,海曙区需充分考虑资金筹措、成本控制及风险管理,以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项目效益,确保规划蓝图与实际建设成果之间的有效衔接,尽管存在潜在差距,但仍需坚定信心,稳步前行。

如果你对海曙发展感兴趣,可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互交流海曙发展动态,本群仅为兴趣爱好探讨

(后台发送“各个群聊ID”入群)

内容参考来源:海曙区政务网、西范里、网络等;

本篇仅为学习交流;

文章如有转载请先咨询“西范里”,未经允许“追究法律责任”

西范里
城建/房产自媒体 宁波新媒体联盟-“东海梅鱼群”成员 让我们携手并进,与宁波这座城市共同书写成长的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