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上海没有了他的家,但那里还有曾令他痛苦和牵挂的初恋(草根作家)

文化   2024-09-01 00:00   上海  



知青岁月:

上海没有了他的家,

但那里还有曾令他痛苦和牵挂的初恋


作者:草根作家

    


秦海月和王培根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他们两家多年前就都住在一条弄堂里,他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可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初中毕业后,正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秦海月和王培根也很想去兵团当兵团战士,可去兵团需要政审,因为秦海月的祖父解放前是粮行的帐房先生,她没能通过政审。
去不了兵团,只能去农村插队。王培根啥也没想,就和秦海月一起报名到广阔的农村去插队落户,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秦海月不能去兵团,王培根也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去兵团的打算,他不想和秦海月分开。




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春天,秦海月和王培根乘坐火车离开了上海,跟随同学们来到了江西省赣州地区的信丰县,他们几十名上海知青被分派在桃江沿岸的马坑大队,秦海月和王培根还有另外七名上海知青分在了第五生产小队,大家临时住在了生产队那三间土坯房子里,中间的那间房子是做饭的厨房。
马坑大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山丘不高,植被覆盖率却很好,有二分之一的水田能种植水稻,坡地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等农作物。村子前面还有一片荷塘,夏日荷花盛开,景色特别迷人。
第三年秋天,马坑小学需要增加一名民办教师,大队书记马玉青首先想到了平时表现最好的王培根,马书记想让王培根去学校教书。王培根知道这是马书记的关照,到学校当老师怎么也比耕地种田轻松,他很感激,但他没去学校当民办教师,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秦海月。马书记知道王培根和秦海月是要好的同学,他也就没说啥。
其实,来到赣州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培根处处都关照秦海月,老表们送给他一点好吃的,他自己舍不得吃,偷偷摸摸再送给秦海月。秦海月从心里感激王培根,但她没有把感激的话说出口,因为在她心中,王培根就像她的哥哥,是她最亲的人。老表们也常和她开玩笑,说她和王培根很般配,就像天生的一对。每当老表们跟她开玩笑时,她不但不生气,心里还美滋滋的,因为她发自内心地喜欢王培根。
那年年末,秦海月和王培根还有几名同学结伴回上海探亲过春节,一路上王培根给了秦海月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爱,其他同学也知道他俩的关系,大家都很羡慕他俩。
回到上海,秦海月的妈妈做了好吃的饭菜,专门宴请了王培根,一是对王培根把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秦海月表示感谢,二是拜托王培根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加关照秦海月。秦海月的妈妈还说:“培根,你和海月是一起长大的,我们对你很了解,你很善良,希望你俩以后搞好团结,相互帮助,你在海月身边,我和海月爸爸都放心……”言外之意,秦海月的妈妈就是希望他俩以后能一起生活。
1973年春季的一天下午,王培根正在田里和社员们一起插秧,马书记突然来了,他冲着正在插秧的王培根喊:“王培根,你上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图片来源网络
听到马书记的喊声,王培根慌忙来到马书记面前,笑着说:“书记,您找我有啥事?”“培根,我上午到公社开会,革委会的刘主任让我推荐一名插队知青去公社当文书,我觉得你去公社当文书最合适。待会收工回家你准备一下,明天早点吃饭,骑我的自行车去公社参加考试,看到刘主任你就说我让你来的。”
一听是这事,王培根沉思了一下,笑着说:“书记,我好久不看书了,我怕考不好给您丢脸面,要不让秦海月去吧,她一定能考好,她也适合这个工作。”马书记明白王培根的心思,指着王培根的鼻子说:“这还没结婚,你就处处为秦老师着想……”
秦海月顺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可最终她没能通过政审,还是因为她祖父解放前在粮行当过账房先生。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秦海月心里很难受,好几天都闷闷不乐。
一次到公社知青办开会,王培根问知青办的罗主任:“罗主任,秦海月的祖父解放前确实在粮行当过账房先生,可他是雇工,不是股东,为什么说他是资本家?”“这个我也不清楚,要问你们上海那边……”因为王培根和罗主任很熟悉,罗主任还帮他出主意,让他回上海的时候找相关部门说明情况,或许这事能变通一下。
1974年冬季,王培根和秦海月再次结伴回上海探亲,回到上海,王培根找到了在区委当主任的舅舅,他舅舅又托了关系,费了很大周折,做了多方调查和取证,秦海月祖父的成份总算得到了纠正,他不再是资本家了,成了普通工人身份,相关部门还出具了证明。
得知自己再也不是资本家的孙女了,秦海月高兴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拉着王培根就去她家吃饭。以后再有招工招干的机会,秦海月再也不用担心相关部门搞外调了。
1975年秋天,好运再次降临到王培根头上,马坑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马书记想让王培根去县里参加文化课考试。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培根慎重考虑了一下,他买了两瓶酒和一条烟去了马书记家。看王培根给自己送来了烟酒,马书记笑着说:“培根,你不会是想把这次机会再让给秦老师吧?”
马书记一语中的。
就这样,秦海月到县里参加了文化课考试,她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文化课考试,也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和政审,秦海月成了马坑大队第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也是唯一一名被推荐上大学的上海知青,并且回到了上海读书。
离开马坑那天,秦海月两眼噙满了泪水,她很激动地说:“培根,等着我,等我大学毕业了,咱俩就结婚。”
秦海月回上海读书后,王培根顶替秦海月的位置,到马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当教师比下田劳动轻松很多,时间也宽裕,王培根主动担起了为大家做饭的义务,空闲时间就看书学习,他还自学了高中课程。
1976年夏天,王培根接到了秦海月的来信,秦海月的意思是说她毕业后就得留在上海工作,即使以后结婚了,两地分居也不是长久之计,她希望王培根重新考虑两个人的感情问题。秦海月还说,王培根是她的恩人,给了她很多关爱和照顾,这个恩情她都记在了心里,以后一定会报答这份恩情的。
就这样,王培根和秦海月的感情画上了句号,两个人没能修成正果。要说王培根心里不难受,那是假的,只是王培根坚强乐观,他把痛苦藏在了心底,表面上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得知秦海月变心了,马书记非常生气,他说自己瞎了眼,没看出秦海月是这样的人,要知道她这么不仁义,他绝对不会让秦海月回上海读书的。马书记说要是离上海近,他就去找秦海月说道说道,替王培根讨个说法。
很快,王培根就从分手的痛苦中走了出来,他全心全意教书,空闲时间就看书学习,还打算写一部知青爱情题材的长篇小说。看王培根释然了,马书记和同学们都替他高兴。
恢复高考后,王培根考上了江西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赣州一所中学任教,两年后和同校的一名音乐教师结为夫妻,婚后不久他调到了教育部门工作,直到退休,王培根把自己一生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退休后,他创作的那部长篇小说才出版发行。
退休那年,王培根回上海看望父母,意外见到了多年没有联系的秦海月,秦海月多年前就离婚了,她一直一个人生活。说起当年的那些事,秦海月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一连对王培根说了好多次对不起。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王培根还生活在赣州,他说在江西生活了多年,已把他乡当故乡了。上海虽然是他的故土,可他的儿女都生活在江西,他的朋友圈子也在江西,他想回上海生活也不那么容易了。
前两年房价高峰期,王培根就把父母留下的房子卖掉了,他说以后再回上海,就算是客人了。上海虽然没有了他的家,但他心里永远都会装着大上海,因为他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王培根还说,上海还有他的同学亲友,有令他痛苦令他牵挂的初恋,尽管秦海月当年辜负了他,他还是希望秦海月生活得幸福快乐!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王培根先生提供素材)


作者简介



     朱成金(笔名:草根作家),男,汉族,一九六六年出生于山东平阴。
    本人现生活在吉林延边,自由撰稿人,从事网络写作,中国乡土文学论坛散文栏目版主,今日头条特约作者。著有长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山水情深》、中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悠悠陕北情》——接续路遥前辈的人生、《草根诗歌集》等,作品散见于《新文化报》、《老年日报》、《长白山诗词》、《家庭百事通》、《延边广播电视报》、《读写新天地》等报刊杂志,业余时间从事自媒体创作。


荐读








【知青情缘】朱成金(草根作家)文集(二)(500篇)

...


本文由作者授权《知青情缘》编辑发布

荐读: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9+8集/2965篇)(2024.7.19.)

知青情缘
欢迎你!知青朋友!这里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这里有同龄人的心声,这里有往事的回眸,让我们走进《知青情缘》打开心灵之窗,共同谱写生命中永不熄灭的人生之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