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为何“静”为青争?

文摘   2024-11-08 00:01   湖北  



1


“静”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青”与“争”两部分构成。


“青”字,初见于金文,由“丹”与“生”组合而成。其中,“丹”字本义为“发光的自然铜块”,象征着坚硬与永恒;而“生”字则描绘了小草初生的模样,寓意着生机与活力。当这两者相遇,便产生了“青”——铜块上那抹顽强的绿锈,它无声无息地生长,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争”字,则更多地承载了人间的纷争与竞争。然而,在“静”字中,“争”并非单纯地表示争斗,而是引申为“止不住”、“顽强”之意。它如同那铜锈一般,无论被擦去多少次,都能顽强地再次生长,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将“青”与“争”合而为一,便构成了“静”。在古人的智慧中,“静”不仅代表着无声无息、安宁祥和的状态,更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的活力。正如那首诗《草》所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静,正是那草芽初发、草色青青、争相生长的生动写照。



2



在道教文化中,“静”更是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寥寥数语,却道出了“静”的深刻内涵。在道家的眼中,“静”是万物复归其根的本源状态,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通过守静,可以洞察万物的本质与规律,达到“明”的境界。


道教经典《清静经》更是对“静”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弘扬。《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经文中提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句话强调了“静”的重要性,认为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静之心,便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清静经》还指出,清静是道的本性,人和万物若效法道,做到清静无为,则道自来居。因此,修道之人应常守清静,摒弃杂念与欲望,以达到身心的净化与升华。这种清静无为的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的修行与成长,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道教还强调“静以修身”的理念。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曾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静”,不仅是指外在的安宁与平静,更是内心的一种修炼与提升。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可以修身养性、涵养品德、明确志向、实现远大抱负。



3



修行,本质上是一种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修炼,而“静”则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通过修炼“静”,修行者可以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洞察自己的欲望、恐惧和执念,从而逐渐放下这些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静”的修炼方法多种多样,如静坐冥想、呼吸控制、意守丹田等。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集中注意力和调整呼吸,使心灵逐渐平静下来,进入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自己的内在世界,洞察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同时,“静”的修炼也是一种对身心的磨练和提升。在修炼过程中,修行者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外界的干扰、内心的烦躁和疲惫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修行者可以逐渐培养起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宁静致远的心态,为进一步的修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当山道教学院
武当山道教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一座全国性的道教本科院校,谨遵“尊道贵德,学修并进,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校训,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新一代高素质道教人才,为弘扬道教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