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德。
道德经,顾名思义,是讲道和德的,实际上,道德经应该是德道经,德经在前面,由此可见,德的重要性。
成书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帛书甲本《老子》,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老子原著的版本,帛书甲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体现了老子尊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称为《德道经》,而此版本开篇第一句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那么,究竟何为德?
德,就是道的具体体现,或者说,道具备的属性,当然,德和道一样,是不可明说的,但是在人的思维辨识里面,为了便于传道,权做方便之说,而强名曰德。
德是什么?如果非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那么,道就是存在,德就是表现。
我打个比方,你一听就明白了,比如说,一盏灯在发光,照亮整个房间,那么光这个存在就是道,而“照亮”这个表现就是德。
再比如说,冬天北方需要供暖,屋子里面有了热量,人就会感到温暖,那么热量这个存在就是道,温暖就是德。
2
老子说:“万物遵道贵德,就是说万物都遵循道而珍惜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因为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不会人为的表现,因为不表现,才是真正的具有,而所谓不失德,就是说总是喜欢表现,一表现,也就走样了。
打个比方,当然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已。
比如说,有的人做了好事,但是他不说,只是默默地帮助别人,甚至不让对方知道,那么他这才是德。
而有的人做了好事,喜欢满世界宣扬,捐了款,就会举着一大牌子,上面写着,我捐了多少多少,然后各种媒体宣传自己,这虽然是做好事,但并不是德,或者如老子所言,是“下德”。
其实这种行为是什么?并不是真心帮助别人,只不过是以帮助别人这种形式来谋求私利,想要通过宣传来获得更多名利而已。
所以老子说,这种刻意表现的所谓“德”,其实本质是什么?——是“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