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授课】德国人的思考 德国人的生活|记远景学院《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双师授课

文摘   2024-12-18 23:54   重庆  

为深入探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拓宽同学们的跨文化视野,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2024年12月12日,远景学院哲学教师吴慈荷邀请德语教师乌兰老师走进《现代西方哲学》课堂,于菩提教室三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双师授课。

首先,吴老师介绍了乌老师的教育背景和她长期在德国学习工作的经历,乌老师有着对德国普通人生活的深刻感知,而这学期学习的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都是德国哲学家,特别是这堂课讲的海德格尔,他作为哲学家的思考,他在德国大学和乡村生活的经验等。因此,吴老师特邀请乌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展开对话——“德国人的思考,德国人的生活”。

其次,吴慈荷老师从哲学角度切入,探讨了存在的意义这一核心问题,并由此引出海德格尔的其他重要概念。她详细解释了“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含义,强调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实,而是与周围世界紧密相连的状态。她阐述了“此在”的概念,指出这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自觉意识,是理解和体验世界的基础。吴老师引用海德格尔转述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言,“人啊,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期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并怀着“诗意”去栖居。

再次,乌老师结合自身留学德国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在德国学习期间,所体验到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生活习惯上的变化。她提到,德国人非常重视规则与秩序,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工作场所,也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德国制造业对精确度的追求、德国人沟通方式的直接和坦率等。乌老师还展示了德国美食和乡村的美景图,进一步让同学们理解并体会吴老师在阐述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时提到的“诗意栖居”的理念。通过这些具体事例,乌老师让同学们感受到海德格尔哲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德国人的生活实践之中。

最后,课程第二小组的成员们结合精心准备的PPT和生动的语言,从学生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对海德格尔思想轮廓的认识,同学们亦对第二组的课堂陈述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本堂课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的理解,还让同学们见识到德国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课程令人受益匪浅。


在本次双师课堂中,吴慈荷老师和乌兰老师带领我们探寻海德格尔与德国的深厚渊源。乌兰老师所展现的德国,在生活与制度上与我们大相径庭。“吃”汤的独特表述,民众对乡村田园的钟情,这片土地还孕育出诸多杰出哲学家,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之思或源于此。乌老师的亲历趣闻与吴老师严谨的哲思课堂完美融合,为我们带来新奇体验,拓宽并深化我们对哲学背景的认知与思索维度。

——2022级通信工程
李芯瑞


通过这次双师授课,我意识到哲学不仅是思想的碰撞,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而跨文化的交流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帮助我们反思和拓展自身的认知视野。无论是在哲学的探讨中,还是在文化的交流中,我都感受到了一种不断开阔视野、丰富自我思考的力量。我期待未来能继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保持开放和好奇,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金一航


-END-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

COLLEGE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文 | 黄雯

图 | 吴慈荷 黄雯 向亦飞

编辑 | 余宛珈

责任编辑 | 杨中原

终审 | 李梦瑶

远景学院新闻媒体中心出


远景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打造中国寄宿制文理学院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