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同行】书海觅心 于字里行间邂逅心灵之书丨书香浸润远景·读书分享会第40期

文摘   2025-01-16 21:21   重庆  


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本书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2025年1月15日下午,远景学院朱姝霖导师组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寻找心灵之书”的线上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分享,让大家在交流中感受书籍的力量,探寻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之光。


NO.01

活动伊始,朱姝霖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强调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成长。她分享了阅读一本书的技巧,指出阅读时应明确目的,是为获得资讯还是求得理解,并建议同学们带着四个问题去阅读:整本书在讲什么?细节上说了什么?作者的观点正确吗?对我的启发和意义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如同一把钥匙,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挖掘书籍的内涵,让阅读成为一场心灵的深度旅行。

NO.02

随后,唐楠同学带着大家走进了余华的《活着》。他用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动荡年代里,经历了家人相继离世的悲痛,却依然顽强地活着的故事。唐楠同学认为,《活着》是他的心灵之书,因为它让他深刻领悟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生命是脆弱的,明天也是不确定的,我们应当珍惜生活的每一天,正如福贵在苦难中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

NO.03

彭柯瑜同学接着分享了钱钟书的《围城》。彭柯瑜同学认为,《围城》是她成长路上的心灵之书,书中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在爱情、婚姻、事业等方面遭遇的“围城”困境的描绘,让她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也让她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各种“围城”,被外界的期望、传统的观念、内心的恐惧所束缚,只有保持清醒的认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突破困境,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NO.04

黄冠越同学分享了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他介绍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情节发展,讲述了冉·阿让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从一名囚犯转变为充满仁爱之心的企业家和市长,却因身份暴露而四处飘泊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黄冠越同学认为,《悲惨世界》是他的心灵之书,它不仅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激发了他对文学的热爱,更让他深刻思考了人性、社会、历史等问题。书中对弱者的同情、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爱与宽恕的深刻诠释,培养了他的同情心与正义感,也让他明白了人性的复杂性,学会了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他人。

NO.05

向颖同学分享的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她提到,史铁生在身患尿毒症的困境中,以笔为镜,对生命的意义和精神寄托进行了深刻的追问。她分享了书中的一段话:“你要爱就要像一个痴情的恋人那样去爱,像一个忘死的梦者那样去爱,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向颖同学认为,这是她的心灵之书,书中那些充满智慧和安详的文字,让她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痛苦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去审视世界,去追问人生的意义,也让她学会了在苦难中寻找爱与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活动的最后,朱老师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从《活着》中福贵对生命的坚韧坚守,到《围城》中方鸿渐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反思,从《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的救赎与成长,再到《病隙碎笔》中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每一本书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困惑、渴望与追求。她鼓励同学们保持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思考。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大家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在阅读中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之书,让书香成为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之光,照亮前行的每一步,开启一段段点亮心灵之光的阅读之旅。


END





「Ending」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

COLLEGE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文 | 朱姝霖

编辑 | 卢鑫如

责任编辑 | 杨中原

终审 | 李梦瑶

远景学院新闻媒体中心出品


远景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打造中国寄宿制文理学院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