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綦】以花为媒,畅享雅韵——记綦江校区远景学院《器物与文化审美》课程实践(2)

文摘   2024-12-19 22:42   重庆  

以花为媒

畅享雅韵




12 月 13 日,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授课教室内弥漫着阵阵花香与浓郁的艺术氛围,一场以古代文人四大雅事之“插花“为主题的艺术实践课在此举行,胡挽澜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插花艺术之旅。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插花的基本技法,还通过胡老师的讲解,深入了解了插花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从选材到构图,每一个步骤都融入了对美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同学们在亲手创作中感受到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课堂氛围既充满创意,又不失雅趣,为冬日的校园增添了一抹温馨与诗意。


活动伊始,胡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插花艺术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老师提到,插花在中国古代便已盛行,是文人墨客们用以修身养性、表达情感与审美意趣的重要方式,与焚香、点茶、挂画并称为古代文人四大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插花艺术不断发展演变,融合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与审美观念,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风格与流派。

随后,胡老师开始讲解插花的基本技巧与原则。他拿起一束鲜花,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挑选花材,强调了花材的新鲜度、色彩搭配、形态特征以及象征意义在插花作品中的重要性。在色彩搭配方面,胡老师举例说明,如暖色调的花朵能营造出热烈、活泼的氛围,适合用于表达喜悦与欢快的情感;而冷色调的花卉则往往给人宁静、优雅之感,可用于展现静谧的意境。同时,他还教导同学们要注重花材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如同构建一幅立体的画卷,要有主次之分,使整个作品富有层次感与节奏感。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胡老师的讲解,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紧接着,便是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分成小组,围坐在摆满鲜花与工具的桌前,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依照胡老师所传授的技巧,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花材,开始构思与创作属于自己的插花作品。有的同学专注地修剪着花枝,力求每一根枝条都能展现出最美的姿态;有的同学则在认真思考花材的布局,将不同颜色、形状的花朵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还有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彼此分享着创意与灵感。

在同学们创作的过程中,胡老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耐心地给予指导与帮助。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位同学的作品,对作品的优点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改进建议。在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的插花作品逐渐成型,一件件独具匠心、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插花作品呈现在眼前。有的作品以玫瑰为主花,搭配着洁白的百合与清新的满天星,色彩鲜艳而不失优雅,宛如一位盛装的佳人在翩翩起舞;有的作品则以淡雅的菊花为主体,辅以几枝树桠,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秋日意境,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片静谧的山林之中;还有的作品别出心裁地将各种花材进行组合,展现出了创新与突破的精神,让人眼前一亮。


当所有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胡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作品展示与交流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从“福禄春之韵”到“心海双色潮”,同学们详细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灵感、主题以及所运用的插花技巧。大家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认真倾听着代表们的讲解,从中汲取着新的创意与灵感,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插花实践课,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插花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插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深刻感受到了插花艺术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它让自己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艺术天地,能够静下心来,用双手去创造美、感受美,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审美素养与艺术修养。


随着课程接近尾声,同学们依然沉浸在插花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体验中。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学院能够多举办此类艺术实践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的艺术领域,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而远景学院也将继续秉持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与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学习体验,让艺术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之路铺上一层绚丽的底色。

END



远   景   学   院  

PROSPECT

&

COLLEGE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图 | 胡挽澜、课程班学生
文 | 胡挽澜、课程班学生
指导老师 | 胡挽澜
编辑 | 谷志云 赵晨烨
审核 | 李玉麒
终审 | 黎美茜

远景学院新闻媒体中心出品



远景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打造中国寄宿制文理学院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