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荐语:
苦聪人意为“山上的人”,五十年前,一部纪录电影《苦聪人》用胶片记录下了他们在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木石工具劳动生活的场景。五十年后,苦聪人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欧阳斌导演六上西隆山,全程拍摄了老林角村苦聪人搬迁全过程的纪录片。为了让苦聪人过上好日子,政府希望将苦聪人搬迁出森林,走出山林的住处。但骤然的变化让苦聪人无法适应。有人试图融入,有人逃避远离......本片以老林角村的苦聪人白幺妹和白树林一家为主角,跟踪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围绕搬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本片将于2024年6月18日上线田野影像App
纪录片《六搬村》
‘Liuban Village’
导演:欧阳斌
片长:55分50秒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拉祜语苦聪方言
作品概览
Film Introduction
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中国西南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中,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解放后,为了让苦聪人过上好日子,政府希望将苦聪人搬迁出森林,到山下生活,但是苦聪人对这样的好意却并不领情,在从1958年到2008年的五十年间,苦聪人五次被搬出原始森林,又五次逃回森林中生活。2008年,政府决定第六次把苦聪人迁出森林,这一次,苦聪人会离开森林吗?我们用摄影机全程跟踪纪录了老林角村的苦聪人白幺妹和白树林一家的生活状态以及围绕搬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获奖:
获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玉昆仑”大奖
获2017年度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银收藏奖
2009年入围台湾国际民族志电影节
2012年入围香港华语纪录片节
被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永久收藏
导演阐释
Director's explanation
2008年6月至12月,我六上西隆山,跟踪拍摄了老林角村苦聪人搬迁的全过程,完成了这部纪录片。在我看来,从这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历史前进的轨迹,尽管这种前进是艰难而缓慢的,但毕竟是一种前进。
苦聪人世代居住在云南省边陲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人口约4万。《新唐书》记载的“锅挫蛮”就是源自古代氏羌部落的苦聪人。清代前后,苦聪人又被称为“郭搓”、“古宗”等,主要居住在云南金平、绿春、新平和墨江等地。如今,苦聪人已划归拉祜族,但在当地,其他民族仍然习惯性地将他们称为“苦聪”。
我对苦聪人的印象来自一部50多年前拍摄的纪录电影《苦聪人》。1958年,新中国的影视人类学工作者走进茫茫哀牢山,用胶片纪录下了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的苦聪人的生产生活,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光阴荏苒,50年后,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些衣不遮体的先民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的木石工具刀耕火种时,内心所受到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那些曾经出现在电影中的人们,还有尚在人世的吗?云遮雾罩的哀牢山里,今天正在发生着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哀牢山,试图用镜头纪录下21世纪初苦聪人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化。我相信,再过50年,这也会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拍摄的准备工作从2008年4月开始。由于是对50年前的纪录电影进行追踪拍摄,能否找到当年的拍摄地点和当年的苦聪人便成为最重要的事。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当年参加《苦聪人》拍摄的云南民族大学杨毓骧教授的帮助。他告诉我们,当年的拍摄地点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勐拉乡翁当区。
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我们很快找到了50年前的翁当区,也就是现在的翁当村。今天的翁当村已经不在原地了,而是搬到了山下的公路边,从昆明驾车到这里只需要两天时间。50年前拍摄《苦聪人》时,还没有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当时摄制组一行3人首先乘坐滇越铁路的小火车到达蒙自,然后转车到个旧,再从个旧搭货车到金平勐拉乡。在那里由边防军和当地政府组织的马帮护送进山。从勐拉到翁当,顺着勐拉河要走两天,若想到达苦聪人居住的原始森林,还要爬一整天的山。当时,苦聪人居住的山林中到处是毒蛇和蚂蟥,拍片条件之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到达翁当村那天,在和村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老林脚村面临搬迁,算上这一次,已经是50年来的第6次搬迁了。苦聪人的搬迁,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从1958年开始,政府多次帮苦聪人在山下盖房,并给予搬出原始森林的苦聪人种种补助,但苦聪人就是不愿意在森林外居住。听说这一次情况有了变化,我们决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苦聪人第6次搬迁上,因为对待搬迁的态度能够折射出苦聪人现在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开头的几天,我们主要是拍摄白幺妹家的生存状态。白幺妹家的生活水平在村子里算中等,每年收的稻谷够吃外还略有结余,可以用来支援粮食不够吃的亲戚;主要收入靠卖草果,一年大概能够收两百公斤草果,收购价好的话,可以收入一万多元钱;平时的零用钱则是靠出售采集的野生药材获得。
我们跟拍了白幺妹采药的过程。在原始森林搭个简易芭蕉叶棚,带上生活必需品住在里面,采集到足够的药材才能回来。苦聪人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几乎都要从山下集镇上购得,这些生活必需品都是从昆明螺蛳湾市场批发来的,价格比城里还高,因此白幺妹卖药的钱所剩无几。对于苦聪人来说,挣钱是件很艰难的事。
拍摄期间,白幺妹家意外获得了分房的机会。原来,政府在山下为苦聪人盖房子时,为每户出了两万元钱的补贴。但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预算出现了缺口,需要分到房子的人家自筹两千元钱,有3户人家没有按时缴清这笔钱,失去了分房资格,白幺妹家由此获得了替补资格,但前提是在规定时间内缴清8000元房款。对于白幺妹家来说,这是一笔巨款。几经筹措,最终在亲戚的帮助下,白幺妹以自家的草果收获为抵押,从山下的傣族人家借到了8000元。
不过,草果成熟的季节,正逢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跌,草果收购价格也下跌近一半,白幺妹家收入大幅缩水,估计他们按时还债已不可能。草果价格下跌也让白树林家感到了压力,他们家将山下的田承包给了外地来种香蕉的人,一亩地一年才收800元租金,而自己种的话,一亩地年收入可达上万元。因此,白树林家决定承包期满后自己种香蕉,白树林还专门到山下哈尼族人那里去学习了香蕉种植技术。
2008年年底,老林脚村的60户苦聪人搬入了新居。这是50年间他们第6次搬迁,新寨子被命名为“六搬村”。
导演简介
Director Introduction
OuYangBin
欧阳斌
作品评论
Movie review
《六搬村》关注一个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将命运悬置于“是否走出森林”的弱小族群,用流畅的现实影像兼容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构成强大的叙事张力,呈现出苦聪人在面对现代化狂流时,终于了结一个历史悬念以及重新选择自身命运的巨大历史沧桑。影片因为对于历史背景的充分呈现而使现实叙事获取震撼力,呈现出民族志影像文本对于纪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变革的珍贵的工具性意义与档案价值。
@2017年度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银收藏奖颁奖词
苦聪人是地球上少有的暂时还幸免于全球化的角落之一,但是,苦聪族群原始风貌消逝的速度一点都不比地球上冰川消失的速度慢。除了长期关注苦聪人的人类学专家,没有多少人知道苦聪人。因此,纪录片《苦聪人》和《六搬村》的新旧对比上映,犹如打开了一扇了解苦聪人的窗口。
@看看云南 吴琪
在原始森林中,老一辈的苦聪人无疑是生存智慧的大师。但是离开了森林,他们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则无一能用。我在想,真的一定要带他们出来吗,明明他们刚开始在森林里活着好好的……
@豆瓣电影 忧郁的热带
主编|赵宇琛
编辑|刘雪
美编|甘玺誉
审核|刘袖琳
扫描二维码下载田野影像App
田野影像APP已上架ios(苹果系统)、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市场、oppo应用市场等主流平台,也可在应用市场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