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11.22
本周行业动态、反腐风向
一篇帮你回顾!
国家医保局:开展检验项目价格治理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会,介绍三明经验
数量超去年!2024年已有79款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
整顿院外处方:明确医师不可为的违规行为
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发布
>> 国家医保局:开展检验项目价格治理
11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文称已统一部署各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动一些量大价高的检查检验项目合理下调价格。
国家医保局指出,价格治理聚焦地区价格差异大、采购成本差异大、费用占比高的检验项目,选取了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诊断糖尿病及其控制情况)、B型钠尿肽测定和N端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诊断心衰及其治疗效果)4个检验项目开展首批价格规范治理。(国家医保局)
好医生点评
检查检验是医疗服务的基础,但当前设备耗材与试剂的采购价差巨大,导致终端销售价格虚高,背后存在明显利益链条(澎湃新闻,2023)。此次医保局的价格治理,正是对这一乱象的精准打击,类似药品“四同”政策,必将推动行业整顿。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耗材、试剂的技术耗材分离尚不彻底,短期内仍可能分批治理,但可以预见,国家层面将出台更具强制性的指导意见,彻底清除行业内的价格乱象(21世纪经济报道,2024)。
>>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会,介绍三明经验
11月18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浙江省丽水市召开了本年度第六场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通过强化保障,稳定财政投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实现工资总额增量向基层倾斜;同时,严控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切实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负担。
此外,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目前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27.3%提高到35.93%。(浙江日报)
好医生点评
今年已是第六次召开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14年三明医改试点以来,“医药分离”和阳光薪酬政策在部分地区有成效,但全国推广面临挑战,多数地区未普及年薪制导致医生收入减少,引发不满(健康三明,2023)。此外,模式复制需要深刻理解行业并考虑地方特性,增加了改革难度。
国家卫健委已在多次会议中提到,5年内将实现三明经验全覆盖。未来,各地唯有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发展适合的医改模式,才能在改革浪潮中最大程度地受益。
>>数量超去年!2024年已有79款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告显示,截至11月19日,11月已有三款“突破性治疗”的新药完成公示,至此,今年已有79款药物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今年“突破性疗法”数量已超2023全年的70款药物。从获批适应症层面看,抗肿瘤治疗仍是目前突破性疗法的主要集中地,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与乳腺癌。
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的新药是指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防治手段,或者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有足够证据表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或者改良型新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好医生点评
这些 “突破性治疗药物” 多为针对尚无有效防治手段疾病的创新或改良型新药,展现了医药研发积极向上的趋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清华大学药学院创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提到:“由于癌症领域存在大量患者,癌症药物研发本身就竞争激烈,吸引了众多药企投入,且该领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所以会有一大部分是抗肿瘤药物。”丁胜提醒,无论是重大疾病还是罕见病,药物都必须具备创新性,不能仅仅是对现有药物的仿制或跟随。
>>整顿院外处方:明确医师不可为的违规行为
近日,山东省卫健委公开发布《山东省医疗机构院外调配处方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其中要注意:医疗机构应当将外配处方统一纳入本院药事管理范围,按照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制度和程序,由临床科室申请、药事与医务等管理部门审核、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最终审批,建立外配处方药物管理目录并动态调整。
这意味着,院外处方管理开始全面“院内化”,院外处方以后要有进院的门槛了。
哪些处方可以外流,《管理规定》明确了三种情形:
(一)患者因病情需要,在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期间需使用本机构未配备的药品;
(二)患者主动要求,需在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期间到本机构外购买药品;
(三)医师根据病情需要,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开具已经纳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本医疗机构暂时未能配备的药品或特殊治疗方案的药品。(医学管理论坛)
好医生点评
医生在这一改革框架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转换,责任也随之增加。按照规定,医生必须在开具外配处方之前,向患者详细解释相关政策,并取得患者对政策知情的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处方过程中不得推荐特定药品品牌或某一特定药店。这种规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任何形式的利益输送发生,放在首位的则是患者自身的利益和权利。这不仅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测试,更是达到公平透明的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高校聚集)
>> 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发布
1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人工智能(AI)在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及医学教学科研等四大领域的84个具体应用场景。
《指引》强调,AI技术通过图文、语音等交互方式,结合医学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提升诊疗精准度,优化医患沟通,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就医体验。此外,智能预问诊可利用患者病史信息辅助生成电子病历,提升医生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
好医生点评
AI医疗已成为中国医疗转型的关键。从2018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动AI与医疗融合以来,AI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从医学影像分析到临床决策支持、个性化治疗、疾病预测等多个领域(中国网财经,2021)。
特别是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AI通过整合基因组学、医学影像和电子病历等多模态数据,提供精准、实时的医疗支持,显著提升了医生们的诊疗效率和质量,大大减轻了临床负担。随着AI的深度应用,医疗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焕发出巨大的潜力与价值。
防走丢,关注“好医生头条”,医圈简讯不迟到👇
Editor
编辑
好医生-李可意
Reference
参考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及撰写,转载请联系授权
Designer
设计
好医生-晶晶
Reviewer
审核
好医生-周雪雪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