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家长对在处于学生时代的孩子,往往只看重他们的学科成绩,在我看来,这样培养孩子是很难有全面的竞争力。
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认知、思辨、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成绩一样重要。
孩子成绩好当然很重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博一个好的未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光成绩好,也不代表有好的未来。
就我这十多年的观察来看,如果想在职场有所成就,或者比同龄人更有竞争力,是需要很全面的能力,学习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
除此之外,思考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场尤为重要,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更容易赢得机会。
所以在孩子的学生时代,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他这些能力,不然等孩子上了大学,发现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系统化思维,表达能力不好,等到这个时候才看到问题,再去有意识地培养,改变就相对难些,思维相对固化了。
其实现在的中小学,学校对于思辨与表达能力的考核就有很多了。比如演讲比赛的机会,班干部竞选,升学面试等等。
这些能力的构建,可以是父母逐渐引导(对父母的要求很高)也可以刻意训练。但这些能力学校里面不教,也教不了。
因为工作行业的原因,我接触了大量理工科背景的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学理科的人,思辨能力很强,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他们虽然理科思维很强,但往往思辨能力很差,尤其沟通表达能力了。
成功的人大多数都是演讲高手,所以你要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分享他的思路,记住在家里其实就是你最好的舞台。
表达能力上的欠缺会大大制约一个人的发展。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交流,与上司、与协作者、与下属、与客户、与合作伙伴等。这些工作的展开无一例外都靠语言与文字。
另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事情都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解决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他人优点,群策群力办一件事。从小教会孩子:做事尽可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看法或许能让我们发现未曾注意的细节,完善原本的计划,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当然,他人的参考意见并非一定要全盘接受,而是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为己所用。
在女儿的培养上,我计划从她小学高年级开始,我经常性的和她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听她表达观点,然后适当的给一些启发和引导,帮助她更全面、系统地看问题,并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经过长年的训练,我相信她的思辨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以后在很多问题上便能容易的一语中的,直指本质。
未来的竞争,是人格层面的竞争,好的思维与表达能塑造更稳定、更耀眼的人格。从小训练思维认知,提升表达,意义重大,甚至比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