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源自长期持续的积累。
日有寸进,就是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聪明。
身边厉害的朋友,很多都是学习机器,他们阅读量巨大,思路开阔,遇事总有妥帖的应对。一天不学新东西,就会浑身难受。学习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特指学校里做的事,而是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需要。
不求一时一地的大进步,但求长期的良好状态。
日有寸进,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太努力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苛刻。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努力,进步慢,又耽误了时间。
物极必反,努力过头了,情绪就容易大起大落,反而难以持续坚持。就像飓风和暴雨,狂暴却无法持久。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同样我们不要给孩子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过多、过重、过难,都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记住成功是成功之母。
比如练字练字练字。
我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低年级练字,做不到每天半小时,没关系,每天练3-10个字,同样有收货,对于孩子来说找一个练字精讲,家长即可带着孩子自己练字,久而久之,达到卷面整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比如计算能力。
不要听到一些牛娃每天做100道计算,就要求自家孩子也做到,做不到也没关系,哪怕你每天给孩子做30道,10道,一年下来也有几千道题,每日坚持,长期下来都能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
又比如英语。
不需要父母英语有多厉害,只需要每天陪他坚持即ok 。英语启蒙得早真的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一些牛娃每天学英语2小时以上,咱家孩子做不到,那就半小时,每天半小时,长期下来,英语成绩也会很不错。
最后要说的是阅读阅读阅读。
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而且阅读也是一个适合见缝插针的做的一件事。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孩子读累了,那就大人读,大人读累了,那就放音频。总之,不要纠结于形式,也不要纠结于没有大块时间,只要你每天找时间去做了,长期下来,孩子的思维逻辑表达写作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不要选超过自己能力的资源或者用力过猛,会让自己感到疲惫,容易难坚持。
总之,我们要帮孩子做的是日有寸进,日拱一卒即可。
多数人的天赋智力,都差不多。但五年十年的积累可能差10倍、100倍。这种巨大差别主要不靠聪明,而是靠持续不断的积累。
真的勤奋,并不是通宵达旦、殚精竭虑,而是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日有寸进,每天进步一点点,10年20年持续用力。相反,急功近利就会很着急,一着急就搞不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一段时间回头看,只是在原地忙忙碌碌地打转,这就不是真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