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家庭教育就是做到“三多、三少、三不要”

教育   2024-09-01 08:30   河北  

最近在阅读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看到新华社曾经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醍醐灌顶,摘录一些重点。

家庭教育就是做到“三多、三少、三不要”。

三多
01
多担当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优秀的父母,不在于文化的高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担当意识。

父母的责任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内心世界。
父母也是孩子的习惯监督师。唯有严格要求、落实监督,才能培养出自觉自律的子女。
02
多陪伴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不能仅仅体现在言语方面,更要体现在行动方面。而陪伴就是其中的一项,经常被陪伴的孩子,不仅能够在身心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他们也会变得自信与乐观,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同时也会让他们懂得感恩之心。

03
多配合
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会成功。
家长尊重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在学校的付出,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维护家校关系,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三少
01
少命令
在很多人看来,听从命令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其实这样做是在伤害孩子。
长期被呼来喝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不利于其人格的发展。
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0
02
少讲道理
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及大人,如果只是讲道理,很可能是无效的,更多要让孩子体会。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更重要。
沟通时,也不应该让激烈的情绪控制自己,而是要平和却严肃地和孩子好好沟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0
03
少物质奖励
家长要学会善用物质奖励,保持分寸。即使要进行,也不该奖励结果,而是应该奖励好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中应当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低层次的鼓励是语言,高层次的鼓励是行为,比如一个拥抱、一个微笑等。更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兑现。
三不要
01
不要事事包办
父母事事包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最终只会养出一个成年巨婴。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为人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大胆飞翔,真正成长。
02
不要拿孩子做比较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香气,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有的放矢地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付出,让他活出最美的自己。0
03
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父母要不断学习,紧随时代脚步,成长起来。同时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好的家教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最成功的父母,是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

大禾小棕成长日记
家有俩娃,大禾和小棕。解决问题,不是解决孩子。作为育儿路上踩坑无数的新手麻麻,只分享,不收费,不带货,不建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