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与武侠小说
2024年10月22日,光启通识课程迎来了第十三季第四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吴兆路老师应邀来到光启通识课,以“《水浒传》与武侠小说”为题,为奉贤校区的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吴兆路老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明代及清代前中期著名作家、作品方面的专题研究,在诗文、小说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建树,在《学术月刊》(上海)《光明日报》《中国学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著有《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性灵派研究》《原人论》《水浒传通识》(合著)等学术专著,曾主持国家及上海市社科项目3项。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詹丹老师主持。
吴兆路教授(左)与詹丹教授(右)
吴兆路老师首先回顾了《水浒传》的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并提到中国古代文学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与否定并存。在讲到《水浒传》的结构时,吴老师表示,这部作品的前71回主要描写梁山英雄如何聚义,后71回则侧重于招安后的故事,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和丰富的情节发展。吴老师特别提到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腰斩”,他认为,金圣叹更多是从审美角度考虑而删去后部分,以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给读者。
随后,吴老师分析了《水浒传》里的人物塑造。他提到,该小说采用了多视角叙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与心路历程,在《水浒传》中,每位好汉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成长背景,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社会的不同层面,赋予作品更高的立体性和生动性,使得《水浒传》不仅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性复杂的经典作品。
吴老师进一步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揭示了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不同地位和影响。他指出,《三国演义》主要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水浒传》更多源于民间故事与宋元话本,更具有虚构性。
主讲人吴兆路教授
紧接着,吴老师探讨了《水浒传》的主题与思想内涵。他认为,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小说,更多反映出市民意识与江湖游民精神,他指出,作品中的忠义精神具有双重性,虽然作品歌颂了这些英雄的斗争,但最终的悲剧结局也反映了忠的不可取之处。吴老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了《水浒传》的结局,并指出,《水浒传》不仅仅是英雄主义的颂歌,更是对社会不公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探讨。
分析完《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及叙事结构之后,吴老师揭示了其与后世武侠小说之间的深刻联系,认为《水浒传》对后世武侠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尚武精神和侠义观念方面。他分析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大家在创作中如何借鉴《水浒传》的元素,例如对侠义精神的诠释和对英雄形象的塑造,由此推出武侠小说在延续《水浒传》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武侠文化中的侠客形象,正是从《水浒传》中延续而来的,这些人物不仅具备超凡的武艺,更承担着维护正义的责任。
通识课现场
最后,吴老师立于当下,讨论了《水浒传》的社会影响和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进而强调,尽管《水浒传》书写的是农民起义,但其所展现的对抗压迫的精神在现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他鼓励同学们在研究和阅读中,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社会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希望借此讲座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大家在历史和文化的交汇处寻找自我的位置和理解。
在此次讲座中,吴老师以他深厚的学识与热情,带领大家重新审视《水浒传》这部经典作品,并发掘其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对《水浒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稿 | 范夏薇
图片 | 贺昭曌
排版 | 常 远
审核 |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