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炼术与文艺理论的会通转化
2024年10月8日,光启通识课程迎来了第十三季第三讲。扬州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万晴川老师应邀来到光启通识课,为奉贤校区的师生们带来了题为“道教修炼术与文艺理论的会通转化”的精彩讲座。
万晴川老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聊斋志异》学会常务理事。他还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艺理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及帮会之关系研究》《风流道学——李渔传》等著作14部,有20余篇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重点和一般课题6项,多次获省厅级科研奖。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詹丹老师主持。
万晴川教授(右)与詹丹教授(左)
讲座伊始,万晴川老师指出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体现在文学领域。目前道教与文学系的研究主要从这几个维度展开:第一,道教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影响;第二,道教对文学母题形成的影响。如访仙、游仙、天书等母题均源于道教,比如金庸武侠小说中争夺武功秘籍的主题就是由道教的天书演化而来;第三,道经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中描述的神仙形象、神仙下凡的仪仗与气势等都曾借鉴于道经。第四,文学意象的形成与道教的关系。如桃花、葵花等,金庸小说中的所谓《葵花宝典》就是来自道教的葵花崇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之所以是桃花而不是其他的花,就是桃花是仙境标志性的植物;还有寿比南山中的南山由最初的终南山变为南岳衡山,其实就因南极老人是寿星。第五,道士的文学创作活动;第六,道教修炼技术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关系。万老师强调,道教对中国文学产生过深刻影响,不了解这些文化,就可能没办法读透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
接着,万晴川老师讲述了道教存思术是如何转化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和审美方法的。他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存思术及道教如何存思术。存思术是一种汉魏时期流行的道教修炼方法,它认为人体内有许多神,通过存思冥想与神交通,达到身心健康及成仙的目的。存思术不仅影响了文学创作手法,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批评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小说特别是地理博物小说常用山水和建筑来隐喻人体器官及道教修炼法门,存思术与文学想象相似,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主讲人万晴川教授
万晴川老师认为,存思术首先转化为“神思”,影响了文学想象,使作家能够穿越时空限制,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他们可以不必肉身亲自到场,而通过精神穿越,创作出杰出的文学作品,如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者在创作这些文学作品时,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到场。但他们以画作为中介进行想象,就写出了这些文学佳作。在绘画方面,则有“迁想妙得”,即画家通过想象将主观情感注入画中,形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如顾恺之绘制《云台山》时,他就从未去过云台山。存思术还促使了“卧游”这一审美方式的产生,人们通过欣赏山水画,沉浸其中,从而再造出艺术化的山水世界。有的小说则是这种奇幻精神游历的记录,如《陈季卿》《画工》等。在明清时期,存思术逐渐世俗化,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
万老师最后指出,中国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道教等中国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
通识课现场师生互动
最后,通过问答环节,师生对道教的相关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万晴川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入探讨了道教修炼术对古代文人创作的影响,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精神滋养。会议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稿 | 贺昭曌
图片 | 贺昭曌
排版 | 常 远
审核 |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