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和大历史观:
基于克里斯蒂安理论在中国的思考
2024年11月11日上午9时,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当代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七讲在文科实验楼1103室如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于沛研究员应邀出席,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大历史和大历史观:基于克里斯蒂安理论在中国的思考》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梁民愫教授主持,来自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刘爽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杨华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顾晓伟副教授、西北大学王子晖副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陶赋雯副研究员、陈慧本讲师和姚汉昌讲师等多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讲座伊始,于沛老师谈到,2012年《光明日报》曾邀请克里斯蒂安来到北京,与中国学者就其“大历史”理论的发展、传播及核心观点进行深入交流。时至而今,已逾十年,其主要著作均已有中译本,“大历史”理论不仅在我国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在很多方面更是渗透到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基于此,于沛研究员尝试向与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人介绍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三是对克里斯蒂“大历史”理论的思考。
主讲人于沛教授
首先,关于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于沛老师指出,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理论作为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新史学流派,与美国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文明竞赛说”和杰里·本特利的“文化互动论”并列。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大历史”概念,旨在从不同尺度,甚至宇宙尺度,探讨事物的历史。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世界史紧密相关,也是对传统史学的有益补充。其核心思想是将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扩展到宇宙层面,强调人类、地球与宇宙的相互联系,并以此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大历史观涉及多个学科,如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以及传统历史学。自“大历史概念”提出以来,克里斯蒂安的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学者如弗雷德·斯皮尔、辛西娅·布朗等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框架,并在多所大学开设了大历史课程。此外,比尔·盖茨曾大力资助大历史项目,推动其知识的普及。
其次,关于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于沛研究员认为,尽管“大历史”在中国的传播起步较晚(自21世纪初开始),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学者逐渐认识到这一理论的价值,特别是在弥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以及拓展全球视野方面的优势。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对大历史理论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其跨学科视角和全球化背景的紧密联系上。大历史不仅引入了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还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创新,尤其是在全球史和世界史课程的设置中。尽管这一理论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部分学者仍持批判态度,认为大历史的超宏观视角容易忽视人类社会中的具体情感和文化现象,过度强调历史的宏观结构,难以解释个别历史事件中的复杂人类行为。此外,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与中国本土历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展开了深刻的对话。中国历史学界借鉴了大历史理论的长时段和整体性观点,同时强调文化自信,主张结合中国历史实践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本土化改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便体现了这一结合,即通过长远眼光分析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最后,关于对克里斯蒂“大历史”理论的思考。于沛研究员认为,中国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一来自西方的新史学理论,同时保持文化自信,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实践与发展需求进行独立解读。“大历史观”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而且是一个强调历史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有机观念。它强调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历史观要求从历史长河、时代潮流、学科发展以及现实逻辑出发,探寻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并将其与人类实践相结合。它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而不仅仅是历史认识领域时空的扩大或延长。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历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时俱化的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中国在吸收和借鉴“大历史观”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历史实际,不能照搬西方理论。大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一定的共鸣,特别是在历史整体性和辩证性的强调上。因此,中国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经验和现实需求,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历史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历史视野。
讲座现场
于沛研究员的精彩发言围绕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视野、理论框架和反思路径。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几位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梁民愫教授谈到,从概念分析到案例研讨,于沛老师对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和相关思考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值得深入学习和讨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主要围绕人类史展开,而自然史讨论相对较少。克里斯蒂安尝试将人类史与自然史结合,进行跨学科的拓展和整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于沛老师对“大历史”理论的本土化拓展为当代的历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刘爽研究员认为,大历史观的产生与当代社会发展、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历史事件,加速了历史进程,也推动了历史学家对世界的思考。从布罗代尔的长时段历史观到克里斯蒂安的全球视野,“大历史观”不仅研究人类历史,还延伸到整个地球乃至宇宙,展示了对当代紧迫问题的回应。其在全球化进程和国际政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梁民愫教授与刘爽研究员
杨华教授特别提到于沛老师的《20世纪的西方史学》对她治学和教学的深刻影响,并从四个方面给出个人看法:首先,她认为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可能标志着西方史学的新转向,即重新关注人类历史的整体性与现实问题;其次,她讨论了20世纪史学中“人”的复归与消失,并强调大历史观对人类角色的关注;再次,她指出历史学跨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最后,她提到在信息化和AI时代,历史学者应提升知识结构和思想原创性。
顾晓伟副教授指出,克里斯蒂安作为世界史和全球史领域的明星学者,其在比尔·盖茨的资助支持下,不仅在学术界取得了影响力,也在公共和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尤瓦尔·赫拉利相似,二者著作的巨大成功符合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历史关怀。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纳入讨论。这个转变表明历史学不仅是研究人类活动,还要考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形成新的历史观。
杨华教授与顾晓伟副教授
通过此次讲座,与会师生深入了解了克里斯蒂安“大历史”理论的多维表现与核心观点。于沛研究员对该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独到的视角。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我们期待未来的学术活动继续激发思想的碰撞,拓展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文稿 | 常哲荣
图片 | 贺昭曌
排版 | 常 远
审核 | 陈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