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通识课】第十三季第五讲简报 | 程华平: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与创作

文摘   2024-11-18 10:01   上海  


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与创作


2024年11月5日,光启通识课程迎来了第五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华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与创作》的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詹丹老师主持。


程华平老师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戏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古代戏曲史与戏曲理论、近代文学等研究,著有《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本次讲座中,程华平老师着重围绕古代戏曲家的身份意识,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史进行了脉络的梳理,进而阐述了文人身份意识对戏曲创作及中国戏曲特点形成的影响。


程华平教授(左)与詹丹教授(右)


讲座伊始,程老师引用英国小说家阿兰・德波顿对于身份的定义,着重强调了身份在个人生活里的重要性,以及他人对自身态度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并由此导入中国古代戏曲的身份意识。古代戏曲创作主要涉及文人、曲师、演员这三类人群,也就是曲学大师吴梅所言的 “文人作词,国工制谱,伶家度声”,三者的完美配合造就好的舞台演出。反观中国戏曲史,三者分工明确但协作匮乏,由于文人往往对戏曲音乐与舞台艺术缺乏了解,致使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状况。程老师指出,在戏曲创作的过程中,不同身份所产生的差异影响颇为巨大。


中国戏曲的萌芽虽出现得较早,但真正走向成熟大约是在12世纪,晚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便是此前文人参与的缺失。在元代以前,戏曲创作大多是由艺人来完成的,文人鲜少参与其中,而元杂剧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关键就在于有大量文人投身到了剧本的创作之中,从而使得元杂剧得以不断完善并走向成熟。程老师以关汉卿、王实甫的经历为例,生动阐述了元代剧作家与艺人的密切交流与合作,也表明了元代散曲的成功与当时剧作家身份意识淡薄的关系。


明代起始,文人重视身份差异,逐渐与艺人保持距离,极大地影响了戏曲创作的方向。程老师介绍了朱元璋之子朱权及赵孟頫对杂剧演员的分类和定性,当时的杂剧演员被分为良家子弟和娼优家两类,戏曲家被称为“鸿儒硕士”“骚人墨客”,将戏曲家置于身份高贵的地位,鄙视从事戏曲演出的娼优,可见明初文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戏曲艺人地位的下降,形成了文人轻视戏曲艺人的心态。这种歧视艺人剧作家和演员艺人的思想,对后来的文人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元杂剧雅俗共赏的创作传统的中断。到明代中叶开始,表现为重案头阅读,轻场上之曲。文人剧作家纷纷回归书斋,其创作以阅读为主,演出为辅。即便是喜爱演戏的帝王和重臣,也仅仅是一时兴起的客串,却始终注意把握分寸,时刻不忘与那些艺人划清界限。明代戏曲家徐霖以死拒绝到教坊司任职,清代诗人蒋士铨断然拒绝为皇帝写剧本,即使可能会失去皇帝眷顾的机会,也在所不惜。而《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虽然在创作中照顾观众的欣赏趣味,注重舞台演出效果,剧作也颇受欢迎,却被文人指责为剧本取材低俗,缺乏风雅趣味,遭到文人群体的鄙视。剧作家对戏曲舞台、戏曲演出效果的漠视,在明代成为了主流倾向,使得剧本沦为案头读物。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地位,文人戏曲家热衷于以诗文家身份自居。洪昇的友人在为《长生殿》作序时,首先肯定的是他的诗人身份,着重强调洪昇是诗人,刻意回避其戏剧家的身份,认为戏曲创作只不过是他展示自己风雅才情的业余兴趣而已,是一种诗人创作之余的调剂和消遣。在当时的戏曲家们看来,戏曲中的曲可视为广义的诗,戏曲创作也受到诗歌创作的影响,重点在于抒发情感,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戏曲创作中,戏曲往往缺少故事情节,而是侧重于情感的抒发,由此便形成了 “剧诗”现象。


主讲人程华平教授


接着,程老师具体阐释了重曲轻戏创作观念对剧作创作的影响。他以戏曲史上著名的“沈汤之争”为例,分析了诗文家标榜身份的结果,为了曲意(即思想、情感、主旨、情趣、审美等)的表达,对音律、格律以及演唱中的诸多问题都漠不关心,只是照谱填词,牺牲、损害了戏曲的声韵和格律,直接导致创作的剧本根本不适合舞台演出,连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牡丹亭》要搬上舞台,也非得经过艺人的加工改造不可。坚持舞台演出优先的沈璟受到的批评,远远多于坚持曲意不惜牺牲曲律的汤显祖。理想的剧本应当既能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又能供人阅读,实现戏剧演唱与舞台演出的完美结合。然而,由于文人的身份意识作祟,文人作家与演员协作的戏曲活动被硬生生地分成了两个互不关联的部分。


讲座最后,程华平老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和申发,以诸多历史事件为例,阐明了古代戏曲艺人地位低下乃是普遍现象,并对古代艺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补充讲解。


通识课现场


程华平教授的讲座深入探讨了古代戏曲家身份意识的形成、发展及对戏曲创作的影响,内容丰富,阐释生动,为理解中国戏曲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本次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稿 | 贺昭曌

图片 | 贺昭曌

排版 | 常   远

审核 | 陈   玲

光启国际学者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以“探究学术、追求真理、传承文明、开启新知”为宗旨,秉持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徐光启的精神遗产,继承和发扬其经世致用、开放交流的学术理念,办成国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的高地,思想自由交流和碰撞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