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迎新春,长三角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沙龙圆满召开

学术   2025-01-27 18:34   江西  

2025年1月24日,长三角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沙龙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成功举办。本次沙龙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汇聚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众多知名肿瘤放疗专家学者。大家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共同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旨在推动该领域学术发展与临床实践进步,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方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放疗领域同仁的积极参与,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份学术的温暖与希望。




此次学术沙龙第一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俞晓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恩敏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秦智勇教授发表开场致辞,秦教授首先向与会人员致以诚挚的欢迎,他表示本次沙龙荣幸地得到了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放疗界的鼎力支持,汇聚了众多权威专家。秦教授着重强调了神经外科与放疗科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中枢神经肿瘤MDT诊疗中,放疗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秦教授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并提前向各位送上蛇年的新春祝福。

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放疗专委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发表开场致辞,陈教授对汪洋王恩敏两位教授在春节临近之时,仍悉心筹备并成功举办此次学术盛会表示高度赞扬。她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汇聚了放疗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更为同仁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最后,陈教授代表上海医学会放疗专委会和全体参会人员,向长三角地区的各位放疗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蒸蒸日上,蛇年大吉大利。

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白永瑞教授发表开场致辞,白教授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长三角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沙龙系首次举办,主办单位华山医院在神经外科领域享有盛誉,自己对此次学习机会倍感珍惜。他期望能在会议中汲取宝贵知识,取得丰硕成果,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学术交流环节



本节由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高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旼教授主持。

托马斯·杰斐逊大学悉尼·金梅尔医学院的施文寅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脑转移瘤放疗及综合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相较于全脑放疗,放射外科在保护神经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多项前瞻性研究证实,其并未对患者的总生存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施教授还介绍了多发性脑转移瘤放射外科的技术进展,包括多靶区同时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实践应用。他特别强调了术前放射外科的重要性,认为这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他呼吁业界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如何优化放疗与系统治疗的结合方式,以更好地为脑转移瘤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服务。

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脑转移瘤的治疗策略与施教授展开深入探讨。

本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盛晓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孔琳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脑膜瘤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实践和经验体会。她指出,脑膜瘤作为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优势,在脑膜瘤的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孔教授详细介绍了质子重离子治疗脑膜瘤的三种主要方案:即单纯质子治疗、混合射线治疗以及单纯重离子治疗。她结合多个国际知名医疗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质子重离子治疗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质子重离子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与孔琳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节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严森祥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向作林教授主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金省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贝伐珠单抗改善快速进展胶质瘤预后的回顾性研究。他指出,快速进展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这一状况在术后至放疗前的阶段即可能已经出现。通过回顾性研究,洪教授发现,与未出现快速进展的患者相比,快速进展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此外,洪教授还探讨了贝伐珠单抗在快速进展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使用贝伐珠单抗可能有助于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为他们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贝伐珠单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与放疗联合使用的前景展开深入探讨。

本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蒋马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郑向鹏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支瑞博士分享了中枢生殖细胞肿瘤放疗策略优化的研究成果。他指出,生殖细胞瘤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瘤多发生于中线位置。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全中枢放疗,局部放疗的复发风险显著更高。同时,联合化疗在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周博士进一步阐述,对于局限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全中枢放疗联合肿瘤局部推量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然而,对于儿童患者,这一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格外谨慎,需充分考虑其长期影响。

本节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陆雪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李云海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邱献新博士分享了IDH突变型4级星形细胞瘤的诊疗挑战与思考。他指出,随着新的肿瘤分类体系的提出,传统的预后因素可能不再适用,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重新评估和更新。在治疗方面,邱博士强调了在新的肿瘤分类体系下,结合分子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化疗方案优化的思考,包括替莫唑胺(TMZ)联合PCV(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方案或TMZ联合洛莫司汀(CCNU)单药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存在1p/19q共缺失,PCV方案联合放疗均能使IDH突变的高危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获益。此外,对于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新诊断GBM患者,相较于单药TMZ,CCNU联合TMZ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48.1 vs 31.4个月,p=0.0492)。


总结致辞环节



总结致辞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汪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主持。

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汪洋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汪洋教授引用白会长的话“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表达了对会议成效的高度认可,并强调了华山医院放疗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大家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将继续努力,推动华山医院放疗中心发展得更好。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主任在总结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尽管自己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胃肠道肿瘤,但会议所涵盖的内容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不同治疗领域在治疗理念及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这充分体现了“触类旁通”的学问之道。同时,值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她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节日祝福,祝愿大家节日愉快。

大会主席,上海医师协会放射肿瘤专委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杜世锁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为他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契机,使他收获颇丰。他提及,在王主任和汪主任以会诊等方式指导下,其所在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今年已成功诊治了260例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病例类型广泛,包括转移性肿瘤等。在会议期间,他们进一步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治疗经验。最后,杜教授再次向与会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全新功能“AI问答”正式上线,您临床实践中的得力助手!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