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神经疾病分为神经兴奋性疾病及神经麻痹性疾病。兴奋性颅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大家关注及报道很多。神经麻痹性疾病,如面瘫,至今未得到神经外科广泛关注。
病例1
患者,56女性,因“车祸外伤后右侧口角歪斜40天”入院。
患者40天前发生车祸致头部外伤,当时昏迷,在当地医院行左侧颞部血肿清除术,术后清醒。出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左歪斜。予激素、脱水、针灸理疗等治疗后,闭眼功能无好转,抬眉和口角歪斜症状无任何改善。面神经电图检查提示“右侧面神经近端完全受损”。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病例2
患者,50男性,因“车祸外伤后右侧口角歪斜25天”入院。
患者25天前发生车祸致头部外伤,当即出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左歪斜。予激素、脱水、针灸理疗等治疗后,右侧面瘫无改善。面神经电图检查提示“右侧面神经近端完全受损”。为求进一步治疗面瘫,收住入院。
小 结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面神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为主,激素类药物经研究证明可以减少渗出及水肿,有利于神经恢复。神经营养药物可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断裂轴突的再生与修复能力对预后起决定作用,神经的损伤和再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局部微环境许多因素的协调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神经生长因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全身用药,也可以神经损伤局部用药,但具体应用方法及疗效存在争议。
神经电刺激一般在神经损伤后中晚期应用,主要用多功能电刺激;高压氧能迅速改善神经纤维的缺氧状态、缓解水肿、增强吞噬细胞的活力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促进面神经的功能恢复。
颅底骨折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如保守治疗疗效不佳,需要在全身病情稳定后,尽可能早的进行面神经修复手术。面神经减压术的主要目的是裸露面神经并解除其压力,改善血液供应,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应该根据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决定手术进路,当听力和前庭功能存在时,经耳道及鼓室进路可达鼓室段面神经;从耳后切口,经乳突暴露鼓室段和乳突段面神经;颅中窝进路可暴露内耳道段和迷路段;迷路后进路可到达颅后窝的面神经;经乳突和颅中窝联合进路,可行面神经全程减压术,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对听力和前庭功能完全消失的病人,可经迷路入路暴露面神经全程。
大多数手术者均采取乳突进路进行面神经减压术,此进路对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均有宽大的术野。先做关闭术式,保留外耳道和鼓膜的完整,经面神经隐窝进入后鼓室,就能见到面神经鼓室段和乳突段骨管。除硬化型乳突采用外耳道进路外,一般均应选用乳突进路。此进路可保持中耳的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适用于听力和平衡功能保持良好的病人。
今天你AI了吗?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询完整回答
作者简介
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南京地区第六届“十佳医生”,江苏省援藏医疗专家,南京市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南京市委记功一次。发表SCI11篇及中文核心论文11篇,省市级科研立项5项,获南京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1项,主编科普书籍2本,参编专著1本,实用新型专利3项,为南京市十三五第二层次、十二五第三层次卫生青年人才,南京脑科医院十三五培养对象。
专业上:熟练掌握神经外科专业各种疾患诊断治疗,特别擅长功能神经外科(舌咽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的面神经修复)、颅内各种颅内肿瘤、颅骨缺损、脑出血、脑外伤、脑积水、脑血管病等各种疾病的诊断与外科微创治疗。
识别二维码,前往罗正祥 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该文章首发于脑医汇App,欢迎神外同仁在脑医汇App或前往网站www.brainmed.com自助发布!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病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