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jingYCChen按:
本文为历史建筑同好、东大校友“Rain01x”投稿,是前年8月21日本公众号发布的《不止小白楼:南京双门楼近代涉外机构旧址建筑遗存探访记录》的续篇。本文与《不止小白楼》一文关系紧密,为确保理解本文内容,请一定点击链接阅读《不止小白楼》一文。“Rain01x”专注一个主题、坚持不懈研究的精神令人赞叹,那么就让我们来欣赏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吧!
两篇文章所改写的论文已在本月于天津举办的第18次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上发表,本号受权发布微信版本,转载请标注来源。让我们共同推动金陵关单身宿舍等重要的历史建筑被评为文物,受到应有的保护。
以下为正文
在上一篇文章中,结尾立了个flag,说有机会我们继续谈谈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建筑。恰逢一位朋友去到伦敦,便托他去英国国家档案馆翻一翻,没想到还真翻出来一批极摆的老照片。于是,我们便有眼福一窥双门楼近代英国社区那些已经消失的建筑。
标题这次没有改动,前一次的“不止”指的是“not limited to”,那么这一次的“不止”就是逐字翻译:non-stop,不停止。从第一片三英亩的荒地被“买下”(perpetual lease)起算,一百二十年来,不论是当年英国人多次的扩建,还是当下的加固改造,这个地区如同南京城社区的一个缩影,在往日今日的各个时间点上不断改变,也将继续成长下去。
一、使领馆旧影存珍
首先来看大使馆区域。英国国档的照片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拍摄的,而洋人对各个机构的划界相当明确。也许是胶卷珍贵,拍摄大使馆的建筑,就老老实实只有大使馆的建筑,其他机构的建筑一点正脸都看不到,只露出冰山一角。
我们还是先看这张大使馆平面图。英国国档的照片中,警局及宿舍、副领事官邸,俱有多张照片,甚至可以凭照片加少许猜想,将大致的模型复原出来。这张图可以判断绘制于1924-1929之间。
1.1警局及宿舍
这是哪儿?初看这两张照片,甚至觉得它应该不是南京的大使馆。不乏传统意味的小青瓦屋顶和围墙,简易的木构架外廊,和古典的小白楼完全迥异的一座建筑。
实际上,这就是左下角的警局。上图是北面,下图是南面。有人会说不对啊,这个平面怎么都对不上。没事,我们继续看下一张照片。
这座和刚才的两张似乎又不像同一座建筑,但实际上这还是警局,是1924年加建完成北面的样子。第一,右侧的矮墙和木外廊便是原来的样子。第二,正门山花凸出、门口的环岛,左侧的房间,与平面图完全对应。
原来警局南面只有四间外廊,在平面图上我们也能看到,南面最左边四间外廊的宽度相同。最东侧的一间与山花门廊,便是1924年加建出来的。因此,地图的年代至少为1924。
警察局扩建与照片视角示意图
这座警察局在整个社区中,也许是出于成本考量,是本土色彩最浓厚的一座。屋顶的青瓦、隐隐约约的曲线,它在地理位置与工艺两层含义上都是离城南最近的一座建筑。
这是排屋的背面,就是那张英国领事馆明信片(见下图)里场地远处的排屋。正面做出古典山花,背面处理便朴素平常了,长得就是一个仓库样子,配上晒衣服的场景,典型的“后勤区域”景象。后面露出一角那座房子刚才在警局照片里也出现过,那便是海关最东侧的方形建筑。
(1910年代南京英国领事馆明信片,NanjingYCChen收藏)
1.2副领事官邸
接着我们向西,跳过小白楼,看副领事官邸。
同样建造于1924年的副领事官邸比较好认,南面的六间外廊与西侧的楼梯间、向西北延伸的单层附属房与平面图一一对应。
这是副领事官邸的北面。凹字形中间带portico,小窗户,陡屋顶,又高又粗的烟囱。这座建筑和英国的乔治亚式宅邸更加神似。
(网上图片。NanjingYCChen评论:个人感觉副领事官邸这种凹字形平面+外廊的模式实际上相当程度的结合了殖民地外廊式和中国本土洋楼的平面布局,我的第一反应是江对岸的浦口杨广生洋楼的平面跟它非常相似。)
这是副领事官邸的门房,和平面图一致的一个胶囊形的房子。左右围墙是一土一洋的有趣对比。同时门房平立面的曲线又使得其具有一些南欧意味,又用方尖碑做望柱装饰,再配上南面的外廊,使得整座副领事官邸有种奇怪的混搭风。
但这张照片里还有一座建筑藏在左边的树后。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的话…那个位置好像是……小红楼?!
“小红楼”现状,几乎已经看不出一点维多利亚风格的影子了
非常震惊。那确实是一座深色的建筑。拱券石竟然是红(?)白交替。原来,在今天奇怪的瓷砖立面与开窗之下,可能是一座妥妥的维多利亚风格外廊建筑。至于民族纹样的檐托,那很可能就是解放后对西洋外廊式建筑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形成的(参考芜湖雨耕山英国领事官邸)。
接着继续向西,来到文书办公室,一座看起来较简易的板房。后面有一个高耸的屋顶,山面对着镜头,那应当是仅剩残墙的邮政住宅南座的屋顶。
1.3排屋的改建
至此英国使领馆区域的四组建筑都见着了身影。但仍然有疑问的是,老照片和明信片上的排屋,都只有单层,与现在的排屋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过还有一条线索:下面这张卫星影像拍摄于1947年左右(根据右下角交通部大楼屋面已修复完成判断)。诡异的是,此时排屋(左上角)的屋顶已经不翼而飞,能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个个房间。
(中研院 南京航照影像)
排屋屋顶不翼而飞的原因,不大可能是因为空袭而导致的受损(警局主办公楼都未受破坏),而很可能是增建或是拆除重建。这并非空穴来风,驻宁英国大使馆被嫌地方不够大由来已久,1929年就建造了板房文书办公室,而1933年地图绘制目的,有可能就是为了把邮政或海关的房地产购买过来而做准备。到南京沦陷前最后一任驻宁大使许阁森(Knatchbull-Hugessen)甚至计划着在中央路紫竹林买下一整个街区block,从头新建一座大使馆。规划平面都出了,结果没实现就仓皇逃走了。排屋被改建或重建成二层,有可能存在日军对房屋的破坏,但更有可能是英国人对馆舍面积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警局与排屋形成了今日双门楼38号院。两座排屋前文所说的改造已经完成。替换的钢结构在安全性上大大提升。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老构件没有被保留,例如门窗框与楼梯扶手的线脚。本来觉得惋惜,后来转念一想,这两座排屋,一代二代,本就是一个追求实用为主的紧凑建筑,能保持这种条件朴素的宿舍功能,在精神上倒是延续的。于是就这样安慰自己了。
北楼内院,2022.4 vs. 2023.11
南楼东面,2022.4 vs. 2023.11
南楼楼梯间,2022.4 vs. 2023.11
三组对比照,每组的上图摄于2022年4月,原状楼梯。每组的下图摄于2023年11月,坚固的钢楼梯确实更安全,不过栏杆等其他构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量一下取舍,也许会更好。没想到我两年前所拍的竟然也变成一批“老照片”了。
二、金陵关员住这里
《南京海关志》的文字,被冷落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因为看使馆的照片而被拎出来。这次总算是看懂了。
光绪二十七年(1901),金陵关监督提供两块地基给金陵关建筑住宅。同年7月始,金陵关分别在南祖师庵 1号和盐仓桥24 号的地基上建造税务司公馆及金陵关帮办宿舍。
……
民国2年(1913),金陵关购得双门楼57 号地基一块,面积23.2亩。民国4年(1915)7月,开始造监察课长官舍一座。民国5年(1916)12月建成使用,为西式洋楼。
民国5年(1916)3月,金陵关建两座西式楼,次年8月竣工。其中位于双门楼 58 号的楼房用作已婚关员宿舍,位于双门楼60 号的楼房用作未婚关员宿舍。
民国6年(1917)3月,金陵关在双门楼 61号的地基上建造海关关员俱乐部一座,为西式平房,于当年 10 月竣工。
1993《南京海关志》第六章 第二节 房产
南祖师庵1号,对应的就是1933地图上B的位置——小红楼,标注的正是税务司公馆。也就是说,小红楼和小白楼原先是分属于海关与领事馆两个单位的,二者之间原来应当用围墙隔开。
接下去提到的双门楼57-60号,自然指的就是南面沿街的一排建筑。57、58、60、61一共四座,和地图上的完全对应,而且61号俱乐部,正是地图所标“Nanking Bungalow Club”。由此倒推,现在遗存的“芜湖风格”红砖楼,便是60号的未婚关员宿舍。至此,明确的记载认定此处的两座建筑遗存均属于金陵关的生活用房。
未婚关员宿舍的东半部搭建较少,但西半部一直未能探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层最西头的人家拆除了隔墙装修,房间变成了毛坯,总算得见这宿舍的单元室内是个什么模样。
这格局也不复杂,北走廊,长条户型,南边带一个阳台。上图是房门往阳台看,下图是站在阳台往室内看。阳台并不是互相可以走通的外廊,而是每个房间独立的,两户之间有隔墙。整体大约长7米宽4米,和现在小户型公寓的基本组成完全一样,只是房间中间设置了壁炉。
这个当年看来十分疑惑的楼梯现在也得到了答案。正门向东,这部楼梯正对着西面的小门。东西门之间便是贯通的走道。这部楼梯仅有通廊宽度的一半,就是一部设置在走廊中的单跑(也可能是双跑?)小楼梯。另外,这部楼梯的装饰与芜湖老海关里的也是基本相同。于是,整个原始格局便能大概画成下图:
那么左上角打问号的那一块突起会是什么用途呢?笔者大胆猜想,既然是个宿舍,那大概就是公用卫生间加浴室两件套吧。
这次我又制作了一个图,更清楚地能看到宁芜三座海关红砖楼“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情况。南京关员宿舍于1916年开建,1917年竣工,芜湖老海关大楼与范罗山三号楼都是1919年左右竣工,基本上就是同一时间,同批出图建造。
(1 双门楼海关宿舍 2 芜湖老海关 3 芜湖范罗山红砖楼)
可惜的是俱乐部。再三去俱乐部,都限于私人居室不便进入,所以依然不清楚它的内部情况。
这两座正牌金陵关生活用房,现在被航道局宿舍的楼房包围,同样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社区继承与延续使用的关系。两年过去,不知预保护有没有“转正”,获得应有的历史建筑待遇,甚至应该向江边大马路的金陵关大楼以及芜湖海关旧址的建筑遗存看齐,评上文物身份。
三、邮政住宅终得见
双门楼宾馆在疫情期间作为隔离宾馆,所以一直不能自由地探索它的院落。终于,在2023年4月的的一个下午,我亲身来到了那座带有都铎木架的别墅与小阁楼的门前。一种曾经的奢求忽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易,与某些以前去过但再难以回访的地方相比,真令人感到舒畅。不多说,看图。
“俞大维公馆”也看到了正面:
那还有一座呢?那座只剩残墙的那座我们还有机会见到吗?答案是,有!就是下图中的“英国大使馆住宅之一”。
我们必须要感谢编写《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南京篇》的刘先觉先生。一个“总览”能够做到如此细致,深入角落,以至于成为拆除后宝贵的影像资料,实属难得。尽管拍摄的是东立面,但似乎能隐约看到,再加上现存两座的格局进行推测,这座别墅的南面也是三开间的外廊,顶上是和俞公馆一样的平屋顶露台。人直接从高耸的三层阁楼的山面开门走上露台——说不定也是个都铎式木架的山面呢。
三座别墅拿来也做了一个西立面次入口的拼图,可以看到这一组和副领事馆一样,既没有太多本土化的痕迹,但又并非纯正的某一种风格的建筑,更像是多种欧式风格的杂糅。三座别墅与小阁楼四座建筑,使用接近的材料、构造、平面关系与立面元素,仿佛一个既统一又个性化的居住小区。通过控制三层阁楼面积或者调整面宽开间数,来满足对规模的不同需求。
1:南祖师庵7号“俞大维公馆”;2:双门楼宾馆职工宿舍;3:久安里小区仅剩残墙的住宅原貌
(图片来源:1:微博 诚意侯;2:作者自摄;3:《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南京篇》)
可惜的是,方志中涉及这四座建筑的记载寥寥无几,且都是关于南祖师庵7号的内容:
民国27年(1938)3月25日,江苏邮政管理局全体员工由上海返回南京复邮,当时原江苏邮政管理局被日军野战军邮便局侵占,江苏邮政管理局暂在南祖师庵7号办公接受邮政总局上海办事处指挥,其间,日军派有宪兵检察组及“邮务官”一人驻局检查邮件,进行控制。 1993《南京市志丛书 · 邮政志》第一章 第二节 近代邮政
南祖师庵邮政别墅群约建于1929年前后。别墅当不是专为俞大维所建,邮政本就归交通部管辖,俞在1946年才担任部长,以身份配给居所并不奇怪。1946年,俞大维的大舅子陈寅恪先生也曾在此居住。季羡林先生曾前来此处拜访陈寅恪并写下日记[1]。
【二十一日 星期日】
早晨七点前起来,刚洗过脸,吃过早点,外面就下起雨来,后来雨渐渐小了。我老早就想去看看陈寅恪先生,决意出发,在鼓楼找了辆汽车,到萨家湾下来,雨仍然没停。找到俞大维公馆,进去正有一个女孩子替陈先生念报,坐下谈了许多问题。
季羡林日记[2]
今日该处仍然是邮电系统单位在使用,也算是某种延续了。但是,另外两座别墅与阁楼的产权是如何归属双门楼宾馆(英国大使馆区的接收者),却仍然不得而知,可能在解放前就已经被大使馆买下。
四、百年飞跃双门楼
至此,1933地图里,除了海关的两座建筑以及亚细亚的房屋仍然难以推想,其余的建筑,至少都见过一个完整的立面了。
在抗战前,双门楼整个西洋社区之中的建筑,从本土工艺到纯正古典,从快速板房到套图设计,无一不具。在丁山到八字山之间,洋行机构各自购买地块,随山就势,盘踞城北,上控扬子,下达鼓楼。它们渐次落成,呈现了一种南京难得的西人聚居社区的生长与扩张实例。
晚于镇江芜湖开埠的南京,见证的是列强从山岛据点转向传统中枢的推进。有一事可作对比,1927年北伐先后攻克镇江和南京,英国拿了赔款,放弃了镇江租界,另一面,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把北伐时遭受破坏的双门楼使馆区都修整清楚。
南京完全由西人设计建造的早期外廊式建筑几乎无存。在历经太平天国与义和团等一系列教训之后,双门楼的首座建筑小白楼,选择以威严的古典柱廊矗立,表明了列强不再是那群可以被市民的棍棒打到城外的洋人。近代邦交包装之下,把控长江工商命脉,宣扬西方“文明教化”的英国,终于落脚在了“首都”南京。
由此,我把那张1933年的地图用灵魂手绘画了一张鸟瞰复原,遥想双门楼的往日景象。
(图片来源:安居客,笔者改绘)
解放之后,各个单位与虎踞路一道,重新划分了这片土地,齐整的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单位宿舍、厂房、宾馆的高楼,又逐渐填充了这块地上剩余大部分的空白。宴请外宾,斩鸭子皮肚面、街角健身器材的老人家,直通大桥头的城北高架,都在这里烟火交融。
看老照片之余,我们很惊奇地发现钟训正院士在近40年前就对这里做过一个畅想:
(图像来源:《脚印 建筑创作与表现》钟训正 著)
从今天回望这个造型锐意的未建成方案,也许有人会感到耳目一新,也许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有些大胆。不论如何,在这片社区里,这种有趣的新旧碰撞不断发生,不论是建筑存废上还是功能延续上。有的消失,有的完好,有的缝缝补补,走向各种各样的命运。也许这就是所谓城市更新的理想状态吧。
双门楼也是我探访城市故事的起点。一百二十年来,种种不同的生活叠成了一个双门楼。
这样的双门楼不止于此,千百个双门楼叠成这座南京城。
(笔者摄于2023.11)
参考资料
[1] Jiangsu | Room for Diplomacy https://roomfordiplomacy.com/jiangsu
[2]季羡林著. 此心安处是吾乡 季羡林归国日记 1946-1947[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5.06.
[3]钟训正著. 脚印 建筑创作与表现[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0.
特别感谢@NanjingYCChen与福州老建筑群友@fzcuosfanabc对本文史料及错误更正上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