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s rise, empires fall
We have seen each other through it all
(最近这段时间,看到国内疫情相关的各种报道,感到十分焦虑。尤其是身在国外无从切身了解具体状况,反而感到更加担忧。本来想利用公众号发一些祈福的内容,但想想我在焦虑的时候会特别喜欢看一些能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于是还是决定努力一下为大家呈现一篇长篇创作。希望能给诸位读者带来几分钟暂时的解脱,更希望疫情和战乱都尽早结束,天下早日太平)
在宁波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门口陈列着一门铸铁大炮,介绍牌上称这是1842年生产的“英国造前镗炮”,“参加过1885年镇海口抗法保卫战”。稍作观察,不难发现这是一门非常特别的大炮。它的体积和做工都与国内随处可见的19世纪流入中国的英国商船铁炮不可同日而语,炮身上方的英王御玺图案(RoyalCypher)和代表英军财产的乌鸦脚爪图案也都表明这确实是正经的英军制式装备。然而它又与大家熟悉的炮身笔直、炮口向外膨出的古炮大相径庭,炮身是个底大口小的圆锥体,炮口和卡隆炮(Carronade)一样没有膨出的部分(muzzle swell),这点倒也和很多商船铁炮十分相近。著名古炮专家刘鸿亮教授所著《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一书也注意到了这门奇特的大炮,在书前图版部分称之为“榴弹炮”,但在正文部分将它放到了加农炮部分统计,恐怕也是对它诡异的外表感到迷惑吧。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门口的大炮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门英国商船铁炮,前面一门的炮口就没有膨出部分
这门炮确实十分特别,我在英国居住了不短时间也去过不少军事乃至火炮专题的博物馆,都未曾见过完全一样的大炮。不过在军迷都熟悉的“鱼鹰社”(Osprey Publishing)早年出版的《拿破仑时代的海军武器1792-1815》(Napoleonic Naval Weapons 1792-1815)一书中倒是有一幅跟它几乎一模一样的火炮图纸和简短的介绍。根据它的说法,这是以制造火箭而出名的英军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爵士的发明,他参考了著名的短管大口径“卡隆炮”设计了这种火炮。英国海军采用了康格里夫的大炮,但发现其效果与康格里夫所宣传的并不一致,于是在1830年便将它退役了。
《拿破仑时代的海军武器1792-1815》中的图纸
所以原来造火箭的康格里夫还造过大炮?康格里夫的确是个喜欢发明的公子哥,甚至还曾设计过一款著名的永动机,他造过炮也能理解。然而请教了一些英国爱好者后却发现,即使是英国人也极少听说过康格里夫还造过炮。不过在一本加拿大出版的英国滑膛炮大全,David McConnell所著British SmoothboreArtillery中倒是看到了康格里夫炮的详细一些的介绍。根据McConnell的说法,康格里夫的24磅炮曾制造过1000门以上;但这种炮的后坐力实在太大,英国海军无法接受。它曾装备过一艘英国战舰Eurotas,然而在拿破仑战争中Eurotas与法国战舰Clorinde的交战中它表现还不如英法的普通18磅长炮。1830年英军其实并未将它们全部退役,而是将其中的800门的口径镗大,变成32磅炮。McConnell还提了个问题,如果24磅康格里夫炮的后坐力就过大了,那32磅炮的后坐岂不更加猛烈?
1807年指挥自己的火箭轰炸丹麦哥本哈根时的康格里夫
McConnell的书是1988年出版的,而今天的互联网资源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查到当时他引用的一些原始文献,甚至不少他未能注意到的文献。我找到了康格里夫本人宣传自己的大炮的著作A concise account of the origin of the new class of 24-poundermedium guns,以及另一本McConnell没有引用的小册子,一位在泽西岛服役的皇家炮兵上尉T.F. Simmons写的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Armament of the Navy;后者出版于1839年,详细介绍了把24磅康格里夫炮镗成32磅炮的前因后果。翻阅这两本书,康格里夫炮的故事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在康格里夫设计火炮的1810年代初,当时人——即使是“发明家”如康格里夫——对内弹道学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康格里夫就认定,由于“反推力”的原理,如果一门火器靠近药室的部分质量越大,那么弹丸的初速就越大。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荒诞不经,但康格里夫却对此信心满满,并按这一“理论”设计出了一门比当时的布洛姆菲尔德式24磅长炮轻得多、又比中等和短管的24磅炮更长的圆锥形火炮,以便把更多的质量集中在火炮的尾部。从现在看来,康格里夫的想法也算是歪打正着:康格里夫炮的身管长度相比它的重量来说是比较长的,因而初速和射程比起“重型”的24磅炮应该差距不大;同时由于药室处更加厚实,也没有太大炸膛风险。但如果说让这种炮达到远胜于现有火炮的性能,恐怕是强人所难了。
康格里夫自己画的他的24磅炮(深色)和几款布罗姆菲尔德24磅炮的对比图,康格里夫炮的炮尾显然比布罗姆菲尔德炮厚实许多
然而康格里夫的运气实在不错,1813年11月火炮部将康格里夫的24磅炮与炮兵总监布洛姆菲尔德设计的几款24磅炮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康格里夫炮在直射射程测试(那时还没有直接测试火炮初速的方法)中居然一举压倒了包括24磅长炮在内的所有布洛姆菲尔德炮,只是在有仰角的射程测试中表现略逊于现有火炮。康格里夫认定自己的理论得到了验证,英国海军也就此订购了康格里夫的大炮。
后面的故事此前已经提过了——英国海军的“买家秀”与康格里夫的“卖家秀”实在是相去甚远。但为何1813年的测试中康格里夫炮表现得这么好呢?Simmons上尉认为问题正是出在康格里夫炮发射时“跳动”太大。这个“跳动”一方面是康格里夫炮比较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康格里夫炮的重心(也就是炮耳的位置)过于靠后;当时的测试中很可能并没有固定好火炮,使得跳动严重的康格里夫炮在发射时意外地具有了更大的仰角,才能在直射射程测试中超过24磅长炮。至于为何将火炮口径改大,是英国海军发现用同样重量的火药发射口径更大的弹丸,其速度衰减的程度要远小于小口径的弹丸,更大更重的炮弹对敌船造成的毁伤效果显然也更大;与此同时后坐力增大的程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现在的角度说,这就是“高速轻弹”和“低速重弹”之间的取舍。
尽管康格里夫炮本身实在不算成功,被镗成32磅炮的康格里夫炮倒是服役了很长时间;直到1879年,32磅康格里夫炮仍然被列为英国海军现役武器之一,虽然只被用于陆地炮台的近距离防御。镇海口的康格里夫炮的炮身刻有“1842”字样和火炮重量标识“40-3-24”,但这个1842显然不是这门炮的制造年代,因为早在1830年康格里夫炮就被英国海军清退了。这门炮上的英王御玺的图案象征的也是1760-1820年在位的乔治三世,而非1842年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皇,说明这门炮最迟也是制造于1820年以前,很可能只是在1842年被重新修理过。1830年英国海军虽然将康格里夫炮退役并改造,但当时东印度公司仍然有原装的24磅康格里夫炮在役;或许这门炮就曾是东印度公司的装备,因而一直拖到1842年才被改造,后来在1860-80年代与很多别的欧洲旧炮一样通过各种军火掮客被贩卖给晚清政府。
《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配图中的镇海口康格里夫炮炮身铭文和英王乔治三世御玺图案
在这门铁炮诞生的时代里,大英帝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逐渐走向世界巅峰,但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却成功宣告独立,并终将成为未来的头号强国。“战神”拿破仑带领刚经过大革命的法国几乎统一整个欧洲,却在滑铁卢一役惨败而被打回原形。两个多世纪过去,康格里夫的火箭还是博物馆中的常客,然而他的大炮却早已被人彻底遗忘了。当年这门炮的一千多个兄弟中,或许只有它还在地球的另一端默默地存在着,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继续观察人间兴亡、世事变迁。
(感谢脸书群组”VictorianForts & Artillery”中Donald Chisholm-Smith、David Moore两位大佬的讨论和提供的线索,背景音乐是我爱人带我听的音乐剧Hamilton中英王乔治三世的出场曲You’ll Be Back——看到康格里夫炮身上的乔治三世御玺脑海中就立刻响起了这个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