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小文章的缘起,是由于上周承蒙陆老师@小陆飞刀的好意,得以和爱人一起参观了南京老城南难得一见的高级厅堂——刘芝田故居正厅。本来打算就此机会写篇文章单独介绍一下这座建筑,但很快发现这座厅堂与南京老城南其他几座名气或许更大但也少有人分析的厅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手绘了几座厅堂的轩梁以后,一种感觉更加强烈:虽然老城南缺乏特别古老(比如明代)的木构建筑,但这几座厅堂放在一起,倒也足够揭示太平天囯以前老城南高规格厅堂的一种风格。
这里罗列的这几座厅堂有几个共同点,全部都是抬头轩(关于抬头轩和磕头轩的区别可以看之前的这篇文章),主梁全部都是粗壮而几乎不加雕刻的方梁,两层梁之间直接用方形垫块(蜀柱)抬起而不用驼峰和斗拱。在整个江南地区,这种风格很可能是南京周边所独有的;本文介绍的几个厅堂,就是这种风格中最出色也很可能是年代比较早的代表。然而,正因为主梁的造型高度统一而且常常几乎没有雕刻,主梁前方的轩梁便成为这些建筑的构架和装饰最为多变的部分,而其中或许也就暗藏着它们建造年代的一些信息。
那就让我们开始依次欣赏吧:
(1)侍王府/湖南会馆大厅
关于这个建筑本身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长文(点此可见),这里就不再赘述。然而这座大厅除了拥有南京地区民居似乎绝无仅有的七架梁之外,它的轩在南京地区也可以说独一无二,反而与苏南的明代民居(尤其是常熟翁氏故居)的轩高度相似。
(最后一图为常熟翁氏故居)
之前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侍王府大厅的轩在南京如此特殊,直到手绘了侍王府、刘芝田故居、所谓“沈万三故居”三座大厅的轩之后才深刻感受到侍王府这座大厅的轩与其他厅堂差异之大。最大的区别是侍王府大厅的轩的荷叶墩依然是功能性的,起到在轩梁(轩的下层梁)上方承托大斗的作用,类似于驼峰。而非像之后的老城南民居的荷叶墩那样,几乎完全成为装饰性的构件。其次,侍王府大厅轩的荷包梁(轩的上层弧形梁)完全没有雕饰,两侧的出头部位也是简单的方形,没有霸王拳图案。
右上角就是荷叶墩
侍王府大厅几乎唯一木雕的部分就是轩梁上的荷叶墩,这个荷叶墩雕刻的非常精细但又丝毫不程式化,整体是好几片荷叶堆叠卷曲在一起的造型,相当生动。这种荷叶墩与苏州东西山的一些明代民居的荷叶墩颇为相似,雕刻者显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尤其与接下来的几座厅堂对比,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
总的来说,侍王府大厅可谓是南京城内唯一具有一定程度明代遗风的木构建筑。它的存在,也说明明代南京城的木构未必就一定与南京周边的一些明代木构(句容张氏宗祠以及淳化和滁州的三座已拆明代民居——它们的发现和拆除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容后再提)一致,而是至少可能已经存在一些类似于侍王府大厅这种,使用粗壮的方梁的有点类似北方官式的建筑。总而言之,把它作为南京城内现存最早期的木构建筑大致是不错的。
(2)刘芝田故居正厅
上周有幸和爱人一起参观的这座大厅,根据陶起鸣先生的文章(可点击阅读),原为刘公馆的“正厅”,原本可能是晚清洋务名臣刘瑞芬公馆数座大厅中最重要的一座。然而其建筑年代明显早于晚清时期,在老城南算是难得一见的一座风格比较古朴的高规格厅堂。
刘芝田故居正厅的主梁依然是不加雕饰的粗大方梁,唯一独特之处是在正贴和边贴顶部都有雕刻精美的山雾云。在老城南类似风格的厅堂中,刘芝田正厅和所谓“沈万三故居”是唯二拥有山雾云的,相当独特,而刘芝田正厅的山雾云又比“沈万三故居”更加精美。除了山雾云以外,轩更是刘芝田正厅木雕装饰的重点。
尽管有所遮挡,刘芝田正厅的轩的特征依然能看得比较清晰。它与侍王府大厅的轩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但却和“沈万三故居”、甘青宁会馆(西北三省会馆)、秦大士故居等建筑的轩有不少相似之处。相比侍王府大厅的轩里仍然发挥功能性作用的荷叶墩,刘芝田正厅的轩的荷叶墩基本可以确定已经蜕化为装饰性构件贴附在轩梁两侧。而荷包梁下的大斗是否由驼峰承托虽然看不太清楚,但基本构造逻辑已经等同于“沈万三故居”和西北三省会馆。
随着荷叶墩从功能性构件向装饰性构件蜕变,荷叶墩的雕刻也逐渐变得程式化起来。刘芝田正厅的荷叶墩造型不再像侍王府大厅里的那样自由,而是变成了拘谨的长方形,造型则一目了然是一只四个角折起来的荷叶。然而轩梁和荷包梁的装饰性则大大增强了,尤其是轩梁和荷包梁两端都有圆润饱满的虾须,荷包梁两侧突出的部分也不再是素面而是雕刻成霸王拳造型。
很明显,刘芝田故居建造之前这座大厅就已经存在多年,它或许年代没有侍王府大厅古老,但也是南京城里难得的年代偏早的高规格厅堂。刘瑞芬购买这处房产后显然也对这座大厅情有独钟,证据就是刘芝田故居里还有一座厅堂,它的轩明显是从这座大厅的轩仿制而来,但却纤弱了许多。尤其是荷包梁底部的凹槽,匠人直接把它简化成了一个圈,荷叶墩更是被直接省略。种种证据都指向这是晚清时期对刘芝田故居正厅等早期厅堂建筑的复古模仿。
对比另一座厅堂的轩,种种装饰都显得更加简陋、扁平
(3)所谓“沈万三故居”、甘青宁会馆(西北三省会馆)
把这两座厅堂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所谓“沈万三故居”当然不可能是明代建筑,但它也是南京老城南难得的早期高规格厅堂倒是不错的。因为一直未能参观这两座建筑,“沈万三故居”的照片取自《江南建筑雕饰艺术 南京卷》,三省会馆的照片则承蒙好友张继州提供。
所谓“沈万三故居”(《江南建筑雕饰艺术》)
西北三省会馆(张继州 摄)
这两座厅堂的轩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都采用了鹤颈轩(截面为反弓形,类似两只嘴对嘴相对的仙鹤脖颈形成的曲线),而非侍王府和刘芝田正厅使用的非常平缓的船篷轩(类似船篷造型)。除此之外两者与刘芝田正厅的区别倒是不算大,只是“沈万三故居”的荷叶墩图案变得更加复杂了,其中巧妙的融入了鱼的造型。“鱼戏莲叶间”,这个寓意是很美的,但并没有改变荷叶墩变得更加程式化和装饰化的趋势。
“沈万三故居”轩的手绘
至于三省会馆,它的荷叶墩正好脱落了,非常明白的显示出承托大斗的其实是两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小驼峰。荷叶墩显然已经变成了淳装饰构件,但至少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不能让真正发挥作用的驼峰抢了它的风头。
“沈万三故居”山雾云(《江南建筑雕饰艺术》)
当然,与刘芝田故居正厅一样,这两座厅堂的历史也很难追溯。“沈万三故居”当然是无稽之谈,西北三省会馆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清末民初亳州回族富商艾瑞庭购买此厅。它们的原主人恐怕都不是等闲之辈,但几个世纪之后,连他们自己建造的厅堂也无法证明他们的存在了。
(4)秦大士故居
秦大士故居算是我相当喜欢的一座房子。论优雅,雄浑,乃至年代早,它或许都赶不上上述的某些厅堂,但它胜在完整,荷叶墩演化来的装饰板以及梁下的大花替几乎什么都不缺。虽然早已成为收费景点但依旧是绝对值得一看的。
秦大士故居的轩倒也没有什么可说,只能说它走完了南京老城南民居荷叶墩蜕化的最后一步——荷叶墩彻底变成四块有棱有角有边框的长方形装饰板,里面雕刻上花朵植物纹样,彻底与“荷叶”撇清了最后一点联系。与此同时,被荷叶墩挡住的驼峰虽然依旧不算明显,但也开始堂而皇之地雕上了花纹,不是需要被遮遮掩掩的东西了。
荷叶墩演化来的这个装饰板性质的东西后来变成了南京民居轩的一种常见配件,光看那些晚期的轩,恐怕任谁也搞不清这东西的来源居然是苏南和苏中明清民居里再常见不过的荷叶墩。
吴家账房的轩,注意大斗下两个装饰板性质的凸起——光看这个谁能想到这玩意最初是荷叶墩演化来的?
扬泰的明式(未必明代)建筑中荷叶墩算是非常常见的,上图为宝应文庙明伦堂残轩,下图为泰州学政衙署某厅的轩
最后的话
南京城里连一个明代木构都找不到,这一点一直令许多古迹爱好者耿耿于怀,更有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太平天囯和湘军对南京城的破坏。但从南京老城南民居保存的现状来看,太平天囯以前的民居虽然稀少,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其中就没有一个实打实的明代建筑,似乎也不能百分百归咎于战争的破坏。
一个更发人深思的现象是,上面列举的这所有年代偏早的高规格厅堂,除了秦大士故居以外,全部都无法追踪到原本的建造者。侍王府只能追溯到太平天囯,刘芝田故居大约能追溯到1870年代,三省会馆也只能到清末。曾经在南京城里建造房屋的豪富大家,原本以为能缔造百年基业,然而恐怕不出多少年便烟消云散,房屋连同地基卖予他人。如刘瑞芬等有雅量之人,愿意保留前人建造的古雅的厅堂并代代相传,我们今天才能见到硕果仅存的一些年代偏早的建筑。然而如果厅堂本身抛荒许久,或者建筑质量稍差,或者——可能是更常见的情况——买主喜新厌旧大兴土木,早期的建筑自然熬不过这频繁的房地产买卖。南京城里早期建筑的缺乏,或许只是印证了在这座权力的都市里,代代相传的富贵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神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