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践》2024年1+2期“金陵今韵”南京城市合刊已正式出版,现摘录研讨会各位嘉宾的部分精彩发言。
<<< 引言
《建筑实践》编辑部
研讨会嘉宾合影
李晓炜
LI Xiaowei
《建筑实践》杂志社社长
我谨代表《建筑实践》杂志社,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南京是一座充满厚重的文化魅力的城市,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小聚,有着重要且特殊的意义。作为长年生活在北京的北方人,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充满着敬重,也对中国城市化新的阶段下,这里正在和即将开展的建设项目充满关注和好奇。今天与会的嘉宾,有南京两所重要高校(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学者,有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的领导,有多位在南京有落地作品的实践建筑师,其中不乏大师和新锐。会议也得到了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支持。相信今天大家的研讨一定会兴致勃勃、充实且有趣。
艾侠
AI Xia
上海伴步文化 创始人,本期特约策划
我们将古今历史演变中的南京作为一个观测对象,它在城市发展中呈现出不可回避的文化矛盾性,在建筑风貌上也表达出“有选择”的当代化和国际化。
今天的话题可以大致围绕三个“设问”。它们来自于外界对于南京的三个印象,反映在建筑学领域上,可以这样描述:其一,南京算不算一个“保守”的城市?如果不是,它如何在历史与文化的矛盾性之中加以释放和前行;其二,南京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排外”感?如果不是,我们如何研究它对国际前沿建筑文化和时尚语言的选择和接纳;其三,在一些城市商业研究报告中,南京常被评价为“不够商业”,如果它的消费氛围不旺盛,那么在城市空间的魅力和活力上如何进一步打造。
恳请各位嘉宾畅所欲言,聊聊在南京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有哪些比较特别的个人感受。
凌克戈
LING Kege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事务所 总建筑师
南京有它非常独特的城市性格,很难在国内找到“同类城市”;如果一定要类比,它有点像广州,历史很丰厚,但古今的碰撞也很多,有些新潮的建造语言会出现在这里,但更多是被过滤掉。南京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保守,实际内心上有它自己的某种躁动。
我们还发现,南京擅长通过改造市井街区来提升城市的舒适性。
王大鹏
WANG Dapeng
筑境设计 总建筑师
我从2006年开始参与南京的项目,历经数十个项目的实践,目前有一半已落成,每个项目都比较周折。
与杭州或上海相比,南京的“烟火气”其实比其他城市更浓郁。在南京,保守和前卫是“一体两面”的,千年延续的市井烟火与时尚大商业的相对缺乏同时存在,这是很有趣的矛盾关系。
江兵
JIANG Bing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资深总建筑师
我从小在南京长大,从小学到大学,到职业生涯,到退休继续发光发热,在这里有五十多年了,看着这个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演变成现在的格局。
在改革开放前,南京的城市建设没有什么大的动作,都是二三层、五六层的房子,从民国延续的老建筑;改革开放之后,南京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南京的建筑在它一贯的求稳之中,内心其实是有那么一点跃动的,它其实并不甘于一个普适的选择,而是希望形成它的内在个性。
吴子夜
WU Ziye
米思建筑 合伙人
我第一次来南京是到张雷老师的事务所实习。直到今天,我们事务所的设计也受到了张老师的影响。
我想进一步说说南京的矛盾性,在中国公认的三大都城(北京、南京、西安)中,南京的都城既有形制上的要求,也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在南京的某些街道和场所,植被讲求隐形、理性的秩序感;但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自然植被、花花草草又变得与民同乐。
南京不能说是一个“网红感”的城市,它对网红二字是有些抗拒的,更多的是渗透在一街一巷之中的怀古感受。不管城市建设得多么现代,它这种怀旧感还是存在的。
张雷
ZHANG Lei
张·雷设计研究azLa 联合创始人
如果纵观近三年在南京城市里新出现的重要建筑,它们大致可以分解为两个“型”,一类是城市环境中的“标识型”,也就是建筑学本身的表现力和创新力,特别是在新区。另一类是充分强调和历史、环境、文化的“对话型”,它在一些对既有环境需要尊重或者延续的位置,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将南京的项目、南京的本体精神稍作总结,我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稳中带甩”:有底气的稳,有边界的甩。所以在南京做建筑,一旦找准了底气和边界,就有可能在对话关系上做出意想不到的新意。
潘冉
PAN Ran
名谷设计机构 创始人
名谷设计擅长做一些小体量的建筑,大部分的案例是建筑风貌结合内部空间的设计。
在设计与历史环境相结合、以当代消费为使用目标的建筑时,存在一个灰色且矛盾的地带,在这方面,我们大学建筑教育的现代主义理论主线是有局限性的,它无法解决南京这个城市里面的这类矛盾问题。
马进
MA Jin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UAG工作室主持
首先我想“反驳”一下南京排外这个解读,南京其实一点也不排外。南京城市性格上存在“二八定律”,就是看起来八分的保守、低调、沉闷,但是不经意间,会有两分的亮点发生,同时这些亮点又不会被高调地传播和放大。
虽然南京的规范较多、学风严谨,束缚了很多方面,但是它也防止很多最坏的事情发生。
刘青昊
LIU Qinghao
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 副局长
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的纵向、建设的横向维度上看,都非常有脉络,是一个有秩序的都市。它近年来的发展先是西边(河西主城)、后东边(紫东片区)、再南边(南部新城)、最后北边(江北新区)。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的城市事件和地标建筑,其中我参与组织或审批的就占到二分之一以上。
南京有很多建成和在建的重大项目,都不一定是竞赛第一名的方案,这也反映出城市对建筑选择的某种纠结和博弈。但是南京也有很多突破性的方案。
南京不能简单用“保不保守”来形容,它有时保守,有时不保守,互相穿插。保守是历史的延续和政府的意志,但这里的审美和喜好也时有突破。一旦找到突破点,南京的接受力还是很强的。
鲁安东
LU Andong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平时一部分工作和兴趣点在于南京这个城市视角上的策划,它与城市空间和文化密切关联。我们需要承认,南京作为古都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积淀,也需要承认南京的建筑师是具备文化自觉的。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如何用专业的方式进一步塑造城市文化。
在收录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将“山水城林”作为一个复合的研究视角。
这期南京专辑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有“南京感”,不是那种一眼兴奋、视觉上特别有消费感的建筑,而是选出在文化自觉性上与南京最为契合的代表性作品,并且大胆地“设问”未来南京的建筑实践路径。
陈薇
CHEN Wei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
刚才听了多位专家的发言,感觉这本专辑前期的工作还是凝练得挺准确的,《建筑实践》和艾侠老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让我们对一本“新、准、美”呈现南京建筑文化的读物有所期待。
南京的建筑文化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之前江苏省建设厅也试图开启一个关于南京建筑文化的课题,但开题太大反而不容易演绎下去,反而是今天这样多点式的探讨,比较能够观测到南京建筑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南京本身是一个多中心的城市,它的“骨相”很稳定:从明代开始,三个中心区(玄武、鼓楼、秦淮)就是现在的格局,街道的骨架也在很早前就确定了。文化的稳定性,伴随着历史事件的碰撞、内在的涌动,是南京的“骨架”和“肉”的关系。中心的道路体系控制得很好,“骨架”稳定、“肉”在生长,新旧代谢更替。今天外地建筑师在南京感受到的其实不是排外,而是一种文化批判意识的作用力。
韩冬青
HAN Dongqing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南京专辑选建筑作品的原则,不需要太关注作品本身的视觉冲击力,这本书是让人们更了解南京,那么究竟想了解什么,就是一个学术话题:我们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内在的东西。从实践角度来看问题,应立足于南京的性格、从古到今的脉络呈现,对这些结构性的东西予以充分尊重。
南京的城市规划是能够被列入世界历史的,比如民国时期的首都规划,虽然因为战火没有完成,但它提供了中国现代特大城市的规划研究的范例;再看南京长江大桥,这种形态是一种永久性的记忆认可,它之所以在南京出现,背后也是有文化的动因;金陵饭店曾经是中国内地最高的建筑,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南京,也不是巧合。
这座城市到底具备什么样的底气,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设计,通过建筑的手段达到某种城市生命的延续目标,这是南京很多建筑师和学者孜孜追求的东西。
© 建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