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免费文章,但强烈建议与此前的付费文章同时服用:在辽宁锦州击毙日军大尉的“中山号”装甲列车,是南京浦镇车辆厂的武德巅峰 投币一元,获得双倍快乐
最近闲暇时间在看一本老英文书,G. Balfour所著的The Armoured Train: Its Development and Usage。尽管是本1981年出版的旧书,但今天仍然是关于英国装甲列车和装甲轨道车最为权威的著作。虽然存在没有仔细注出史料来源的缺点,但毕竟不是专业史学研究,它在叙事上的细致和严谨已经足以令人称道。当然,虽然名字里没明确说英国,但内容是专注于英国装甲列车的,因此并没预期里面会有别国(尤其是中国)装甲列车的内容。
然而读到第60页的时候,在讲完爱尔兰内战和1926年英国矿工大罢工中的装甲列车和装甲轨道车之后(顺便吐槽一下,最近看到有公众号说什么一次大战之后英国是唯一没发生严重社会动荡的国家,英吹也得讲基本法啊hhh),作者Balfour突然话锋一转,说:
有那么一个国家,虽然并非英国的势力范围,但将要对英国的装甲列车政策产生相当的影响:那就是中国。(A country which, although not under British control, was to have some influence later on armoured train poli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was China.)
哈?我还没转过弯来,Balfour就开始花了不少篇幅叙述军阀时代和“九一八”以后中国大地上中日装甲列车和装甲轨道车的运用历程,而且还别说,对于一本40年前出版的书来说描述的相当准确。然后作者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Kenneth Cantlie,说受雇于中国铁道部的他在几年后就将把在中国见学到的装甲列车知识在他的祖国英国付诸实践。这个“几年后”说的当然是二战爆发后了。
果然翻开下一章,这个Cantlie就作为皇家工兵上尉和英国国防部交通局(The Transportation Branch of the War Office)的军代表出场了。在欧洲大陆被纳粹德国的“闪电战”横扫之后,英国感受到了本土将被入侵的威胁;然而自己的绝大多数军队和现代化兵器都投在欧陆战场,本土只有一战留下的各种老货,尤其是没有能够对付德军装甲部队的兵器,怎么办?英国人又一次打起了自己完善的铁路网的主意,毕竟装甲列车堪称是成本最低的机动火炮平台。
说干就干,英军将一台蒸汽机车搭配上两辆二轴敞车,再从仓库里扒出当年一战菱形坦克用的6磅哈乞开司炮(其实就是截短了炮管的19世纪哈乞开司海军炮),每辆敞车给安上一门,一列因陋就简的装甲列车就出现了。但在如何给这些车辆加装“装甲”的问题上英国人还是犯了经验不足的毛病。装甲钢板是指望不上了,主持改装的伦敦-米德兰-苏格兰铁路机厂工程师W.A. Steiner决定直接在敞车侧壁内侧浇筑混凝土来防弹。此时军代表Cantlie说使不得,如果内侧只有混凝土,那么一旦被击中那么内侧混凝土就会崩落飞散伤人。正确的做法是“三明治装甲”:在敞车侧壁外侧装一层薄钢板,薄钢板和敞车侧板之间留出4英寸(约10厘米)的空隙浇筑混凝土,敞车侧壁就可以起到“防崩落衬层”的作用。
完成效果大概就像这样(https://www.warhistoryonline.com/instant-articles/armored-trains.html)
阅读至此,我不禁赞叹:这Cantlie确实是懂行的,“三明治装甲”也是军阀时代中国装甲列车最常用的装甲方式。根据一篇1927年的美国文章对张宗昌白俄装甲列车结构的记载,当时武装比较强的白俄装甲列车使用的“三明治装甲”是内外两层锅炉钢板,中间间距14英寸(约一市尺)全部以钢筋混凝土填充。刘文清撰写的文史资料《雇佣白俄兵始末》也提到“泰山号”装甲列车车底装有一尺厚的混凝土,车厢两旁则是“钢筋水泥夹壁”。此后蒋、冯等各势力的装甲列车安装的大约也是这种“装甲”。尽管二战时期的英国装甲列车作为临时装备,10厘米厚的混凝土比不上白俄装甲列车的一尺厚,但很明显Cantlie曾仔细观察过中国装甲列车的构造。
所以这Cantlie究竟是什么来头?Balfour只说他是受雇于中国铁道部的英国工程师。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位Kenneth Cantlie竟然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学医时的老师、詹姆斯·康德黎爵士的儿子!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一度流亡伦敦,时常出入詹姆斯•康德黎的寓所,在“伦敦蒙难”事件中就是康德黎的营救才使孙中山避免落入清政府之手。在1929年孙总理奉安大典时,当时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从事铁路工作的肯尼思·康德黎特别受邀赶往南京出席仪式,并认识了孙中山的儿子、蒋介石政府铁道部长孙科。一年后,肯尼思·康德黎正式受聘为铁道部技术顾问。肯尼思·康德黎在中国最著名的活动就是参与向英国沃尔坎(Vulcan)工厂订造24台用于粤汉铁路的KF大型机车。KF机车现存两台,一台在北京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另一台在1981年被赠送给英国,现存约克的英国铁道博物馆。
《大陆报》(The China Press)关于肯尼思·康德黎参加总理奉安大典的报道
现存中国铁道博物馆的KF机车
二战爆发后肯尼思·康德黎进入皇家工兵服役。作为英国装甲列车建造的主导者之一,他的活动当然不仅仅限于给英国装甲列车安装“三明治装甲”。1940年8月,肯尼思·康德黎提出英军应当建造一种更加完善的装甲列车以逐渐取代现有的12列临时装甲列车,并把临时装甲列车淘汰给本土卫队(Home Guard)使用。在英国交通部的授意下,他于当年12月23日画出了这种装甲列车的概念图纸。这张图纸也刊登在Balfour的书中,如下图所示:
读了我此前那篇浦镇机厂装甲列车的文章读者肯定不难看出,肯尼思·康德黎的装甲列车有很多中国装甲列车、尤其是浦镇机厂装甲列车的影子,比如车厢的弧形截面,机枪车厢顶部高耸的观察塔都是浦镇装甲列车的重要特征。不过肯尼思·康德黎设计这列装甲列车的时候,大批流亡的波兰军队已经抵达英国,其中很多就是波兰装甲列车部队的官兵,他们很快就负责操纵英军的装甲列车。波兰装甲列车从一战末期缴获的俄、奥、德各种装甲列车起步,到1920-21年便能仿制当时比较先进的苏联双炮塔车厢,并且还衍生出了自己的设计,其发展历程与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装甲列车相当类似,也有弧形截面、观察塔的设计,肯尼思·康德黎参考的会是波兰装甲列车吗?
从肯尼思·康德黎的经历来说他参考中国装甲列车的可能性自然要大得多,波兰装甲列车也没有使用过混凝土“三明治装甲”的记载(大多是10-20毫米厚的锅炉钢板,有的在内侧还装有厚橡木板)。不过抛开这些,他的图纸或许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肯尼思·康德黎显然没有纯粹抄袭浦镇机厂或别的中国装甲列车,但从他画的火炮车厢上其实能看出浦镇机厂装甲列车对他的影响相当大。
再祭出一次这张“中山二号”照片,可以看到炮塔加基座才一人高,半圆柱体的车体大概也就人坐着的高度
白俄和苏联装甲列车的火炮车厢(包括蒋冯两派缴获改造的白俄装甲列车)以及在苏联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波兰装甲列车都是先在货车底板上搭建一个箱型上层建筑,然后才是或平直或弧形的顶板以及炮塔,整个车体相当高;而浦镇机厂的设计则是整个上层建筑完全是半圆柱体,早期的型号比如两列“中山号”前后炮塔底部还有台座,而后期的一些火炮车厢前炮塔几乎就是坐在货车底板上,整个车身的高度非常之低。而肯尼思·康德黎画的火炮车厢虽然炮塔布置可能参考了别的中国装甲列车,但车体结构和前炮塔的位置显然是有意无意受了浦镇装甲列车的影响,看看下面这张我自己画的比较图就很清楚了:
在爱人的水彩本上的涂鸦——从上至下依次为冯玉祥国民军(?)改造过的张宗昌白俄装甲列车“河南号”、30年代蒋介石政府基于“中山号”制造的标准化装甲列车和康德黎的英国装甲列车的火炮车厢同角度复原图,这些车辆在车体高度上的异同其实很明显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作为蒋介石政府铁道部的技术顾问,30年代基于两列“中山号”的设计改造的这一系列“标准化”的装甲列车显然是肯尼思·康德黎最熟悉的铁道装甲车辆,基于它们进行构思实在是人之常情。可惜的是,康德黎自己也明白,装甲列车的实用价值远不如坦克,因此这种完善的装甲列车设计在英国投产可能性并不大。更何况随着战局逐渐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德军登陆英国的可能性逐渐降低,这种基于浦镇装甲列车的设计终于彻底失去了驰骋在英国铁路线上的机会。不过如果这种装甲列车真的投产,最大的受益者大概还是那些操纵英国装甲列车的波兰军人——Balfour的书里就提到他们对于简陋的英国装甲列车意见很大,肯尼思·康德黎的设计虽说并非来自波兰,但至少也是来自当时全世界少有的拥有比较完善的装甲列车的国家,恐怕也颇符合他们的心意。
在波兰开的是上面那种,好不容易跑到英国却只能开下面这种,炮换鸟枪了,换谁不来火?
(http://derela.pl/danuta.htm; https://www.warhistoryonline.com/instant-articles/armored-trains.html)
新中国成立后,肯尼思·康德黎仍然与中国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仅作为英国贸易代表多次访华,据说还曾介入不少重要的政治事件。晚年的康德黎仍然十分活跃,主导了中国向英国赠送他当年参与设计的KF机车,还写过一本《中国的铁路》(The Railways of China)的小册子。Balfour书的前言中也提到他在写书时也曾从康德黎本人处得到许多资料,书中关于中国装甲列车的内容恐怕也得到过康德黎本人的提点吧。
与周恩来总理谈笑风生的肯尼思·康德黎
(https://blog.railwaymuseum.org.uk/the-kenneth-cantlie-archive/)
今天肯尼思·康德黎的个人档案全部保存于英国科学博物馆(约克的铁道博物馆其实也是科学博物馆的一个下属馆),根据科学博物馆网站上的目录,其中似乎也有关于中国装甲列车的资料。关于肯尼思·康德黎这个传奇人物,实在是有太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约克大学的博士生Leena Lindell就将肯尼思·康德黎选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参见https://ehs.org.uk/engineer-kenneth-cantlie-and-people-associated-with-the-leith-ross-mission/);本文只是基于Balfour书中的一点内容所写,就当作一个简介和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