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的配方原理,是专业的火工问题,不是用中学化学的简化化学方程式就能解决的问题。
茅海建老师在《天朝的崩溃》中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论断,大意如下:西方于1825年已经发现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因此按照此化学方程式理论计算得出的黑火药配比就是“科学”的,即约硝酸钾75%,碳15%,硫10%(质量百分数),这就是当时英军火药比清军火药质量好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茅海建老师的史学功底和考证还是很佩服的,但上述论断实在是个科学硬伤。
先普及一个常识:黑火药是硝酸钾(硝石或者火硝)、木炭和硫的混合物,木炭根本不是纯碳,炭化很完全的木炭,含碳量通常也不超过90%,一般都在80%左右,如果用木炭作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碳的来源,怎么可能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黑火药的“最佳配比”?
实际上,上述化学方程式是黑火药在炮膛中燃烧后,分析燃烧产物和残留物,得出的一种近似化学方程式,只能用于说明黑火药燃烧反应的大致产物和机理,用这个化学方程式倒推黑火药的“最佳配比”,就属于倒果为因了,实际上是根本做不到的。
02
木炭是木材在密闭容器中干馏的产物,干馏时,有机物逐渐分解缩合成稠环芳香核,相当于很多苯环并联(稠合)起来,逐步在局部形成类似小片石墨片层的结构。
因为石墨的一层也就相当于无数苯环并联(稠合)起来,甚至能在局部形成小片石墨片层规则排列的石墨微晶结构。
但芳香环外围还有着不少氢原子等,这些小片石墨片层再通过碳氢链、氧原子等互连起来,就形成了木炭的结构。
也就是说,木炭局部可相当于小片石墨片层(今天说法就是相当于小片石墨烯)甚至石墨微晶,但整体结构中仍含有不少氢原子、氧原子等,成为木炭中的杂质。
木炭本质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并非什么纯碳。
不同炭化温度得到的木炭中石墨片层(微晶)大小示意图(来自Harsler)
无烟煤(变质程度最高的煤)的结构也是类似的,无烟煤局部也存在大量苯环稠合形成的类似小片石墨片层的结构。
无烟煤的结构单元
03
木炭的经验式,在火工专业中不宜表示为C,而应该表示为C6H2O、C12H4O2等。
木炭的这种结构,对于黑火药的点火和燃烧十分重要,如果用纯石墨代替木炭,甚至用焦炭(煤的干馏产物)代替木炭,黑火药就几乎不能使用了,点火会变得非常困难。
正因为木炭不是纯碳,在火工专业中,黑火药的燃烧爆炸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写法不一,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均有多种,得到的化学方程式也都是经验式,不是准确式,试举一例,黑火药含硝酸钾75%,木炭(C6H2O)14.7%,硫10.3%:
这样的较准确经验化学方程式要到1921年左右才得到,甚至硫化钾(K2S)都根本不是爆炸固体产物中的主要产物,在1840年左右那个年代,中外配制黑火药都是根据实验和经验得到的配比,绝无可能按照中学化学中的“反应”得到所谓的“科学”配比。
04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火药质量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清朝的腐朽,这是王朝末期的常见现象,明朝末期也不例外。
当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配制的黑火药为什么硝酸钾含量是80%?
原因在于硝酸钾纯度不够,含杂质多,不得不增加硝酸钾用量。
提纯硝酸钾并不难,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这是初中化学的常识,也早已为民间所知,因此提纯方法就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结晶,也就是将不纯的硝酸钾溶于沸水,趁热过滤,再冷却结晶,这一工艺在民间称为“熬硝”或者“煮硝”。
一般来说,天然硝石重结晶3次,纯度就足以配制质量很好的黑火药,重结晶得到的较纯硝酸钾,外观为较细长的透明晶体,俗称“牙硝”。
如果硝酸钾纯度不足,除了要增加用量之外,还会影响火药的威力。特别是如果硝酸钾中的钠、钙、镁等金属离子杂质过多,就会带来严重的吸湿性,致使火药无法久贮,在广东沿海空气湿度很大的环境下,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当时提纯硝酸钾甚至需要尝一下,要求“绝无卤气(苦咸味,盐卤中含有大量的钠、钙、镁等金属离子,因此有苦咸味)”方才合格,提纯硝酸钾所用的水也应该是软水(清水、甜水),例如澄清后的雨雪水,不宜用含矿物质(金属离子)很多的苦井水等,更不宜用含泥沙杂质很多的江河水。
当时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配制的黑火药,配方是硝酸钾约76%,木炭约13.3%,硫约10.7%,但陈阶平将硝酸钾用清水严格重结晶提纯3次,得到纯净牙硝晶体,并在三种原料混合时,用木杵充分捣研3万次,以充分混合,得到的黑火药性能就基本达到英军黑火药性能。
多提纯一次少提纯一次,多捣研几万次少捣研几万次的问题肯定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工艺问题,甚至只是一个是否认真负责的问题。
05
那么,当时的广东水师,为什么不严格重结晶提纯硝酸钾,并充分捣研呢?
主要原因很简单:硝酸钾重结晶次数多了,损失就大,多花钱;重结晶用软水,收集澄清雨水麻烦不说,也要花时间花成本;充分捣研,就要给工匠足够的工资,同样多花钱。
当时火药的制造,甚至大炮和水师船艇的制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政府采购项目,或者政府外包项目,甚至可能是层层转包项目,真正负责制造的工匠,为了省钱,偷工减料必然成为常态,以下是当年魏源的原话:
“中国之官炮,之官船,其工匠与监造之员,惟知畏累而省费,炮则并渣滓废铁入炉,安得不震裂?船则脆薄窳朽不足至中程,不足遇风涛,安能遇敌寇?”
王朝末期的腐朽和乱象,不是什么“科学”和“技术”能彻底解决的,甚至“制度”也无效,要想彻底解决,通常只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王朝末年,乱象频出,荒唐事件数不胜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最后都不例外,此乃新生老死,规律使然。
实际上,放眼世界,中外亦皆不例外。